河南省蒙古族同胞的起源与分布

河南省蒙古族人数大约有20万人,基本上都是元末明初被迫留居河南的,至今已经多年。有20多个姓氏,安阳、濮阳、新乡:申姓、董姓、李姓、马姓、关姓、陈姓、苏姓、郭姓、可姓、张姓、冯姓、都姓、叶姓;郑州校姓;洛阳李姓;汝州怯(kai)姓;南阳:王姓、李姓、忽姓;平顶山:马姓、宣姓、司姓;许昌:黄姓、陈姓。

从其起源看,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元亡明兴、改朝换代之际从其它地方逃亡到河南省的;二是元朝时期已世代居住在河南多年、元亡明兴时被迫隐名埋姓留下来的;三是元亡后被迫投降明朝、立功后又被封官加爵世代定居下来的;四是清朝受统治者派遣到河南省驻防并世代定居的蒙古文武官员的后代及建国后进入河南的蒙古族人。

改革开放后,经过河南蒙古族同胞们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南阳、洛阳、不少地方已经建了蒙古标志的祠堂、立碑编家谱重新记载,河南蒙古事业在推进发展中,趋势喜人。

一、南阳地区

南阳的蒙古族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境内有蒙古族10万人,占全省蒙古族人的90%以上,在各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回族,居第二位。分布于1个县(市、区),其中,尤以镇平最多,占全区的50%以上。在人以上的县(区)为:淅川、南召县、社旗、内乡、新野、卧龙。其他诸县多在百人左右。

南阳蒙古族风情院(青海蒙古族首次访中原)

在南阳境内的蒙古族中,以王、李二姓为最多。他们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宗脉:一支是自称为元代皇室后裔,在元朝覆灭以后,流落到这里的王姓,分布在镇平、内乡、淅川、南召几县境内;另一支是元代功臣木华黎的后代,最初落居在洛阳西陡沟一带,后世中一支迁到唐河、社旗境内的李姓。这两支元代贵族的后裔,于明代初叶,因故滞留于内地,在群众的掩护下,更名易姓,与汉族通婚后繁衍生息,发展至今。此外,尚有一部分国家职工,因工作调动或由于婚姻关系,从外地迁入境内。南阳蒙古族研究会会长王建龙先生与笔者

据镇平的王姓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铁木花儿,在晁陂单传四世,至五世祖王东溪生四子,辂、轲、轼,第四子夭殇。三个儿子的后代分散在镇平、内乡、南召、南阳诸县。这一支王姓的始祖无真实名字,号“二老”,二世祖号“大老”,三世祖名贵,四世祖名宗祥。他们的墓碑上只有“王公之墓”,均没有名字(名字是五世祖墓碑上才出现的),有明显的隐讳之意。只有二世祖的墓碑文字较多。另一支王姓的先祖相传为司(四)陀王,亦有称镇殿王的。淅川(原属邓县)现存始祖墓碑的正面写道:“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妣孙氏恭人之墓”,碑的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等辞句。年8月,在淅川九重王氏祖茔出土了明万历六年(年)《明唐府典仪正王诏墓志铭》一方。铭为正方形,边长60厘米,楷书铭文字,有扣合严密的上盖,篆书“明将仕郎王公墓”七字。文中详细记述了王诏的生平事迹,上溯先祖成及曾祖、祖父史料,记录其子孙的名字,为王氏宗族六代的信史。王诏墓志的文字记录,叙事之详前所未有,当为蒙古族源流支脉的最宝贵资料。社旗的李姓中也有一支蒙古族后裔。李姓本居唐河县李店乡(现归社旗姚冲)。蒙古族人李允中墓碑有:“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阳西陡沟徙唐之北半陂村的记载。

”李家早年与洛阳孟津麻屯乡军帐村李学仁有联系,据该处族谱记载,始祖讳孔温窟哇,札刺尔氏,蒙古部人,佐元太祖殉难。谥忠宣并追封鲁国王,世居斡难河之东,长子木华黎,次子袋孙,三子无传,二世祖木华黎,谥忠武,赐东平县,赐鲁国王,享年五十四岁,赐庙祀于东平,敕题其碑“元勋世之碑”。子孛鲁及四、五世均袭王爵,六世祖迁移松江为万户,八世祖可用。洪武初因款附意缓,谪戌洛阳易李姓,子二:英、茂。九世祖英讳文秀,札刺尔氏易姓李。洪武年间,时以流寇猖獗,岁次歉收,克勤克俭,肩负两担,迁徙外乡。李文秀南迁来到唐河(今属社旗县)境内落籍,乃为这一带李姓的始祖。

二、安阳地区

成吉思汗三子元太宗窝阔台的后裔——安阳市林州申姓蒙古族,人数有2万多人。元朝末年,公元年八月初二,朱元璋派大将徐达率北伐军攻陷了元朝首都大都,元顺帝逃亡漠北和林。元顺帝虽然逃到了相对安全的漠北,但是他的叔父潞王曰憬却还在封地山西。曰憬认为自己虽封藩在外远离国都,但毕竟为皇叔,日后必遭明军缉捕,于是连夜带领着18个儿子和6个女儿逃奔屯留绛州。逃到绛州后,曰憬认为此地还不安全,连夜召开家族会议共寻良方,最后决定采取“改姓隐名分散逃离”之策,在原姓“曰”字中间坚加一笔,改“曰”姓为“申”姓。憬遂当着众人的面,将一罗锅砸为18块,18个儿子每人取得一块后,即自找出路四散逃命去了。元朝灭亡至今已多年,在这多年里,为了防止诛杀,兄妹十八人的后代都没有会过面。后来,根据发现的家谱和碑文得知,长子申文秀迁居河北沙河,四门申文美流落河北永年,七门申文智到了河北武安,十八门申文义隐匿在了山西省潞城县天贡村,局势平稳后又改迁洪洞。定居洪洞的这一支随着明洪武二十一年()移民潮改迁到河南彰德府涉县(今属河北)段曲村。明万历年间,十六世后裔申一能又从段曲迁到了林州任村镇木家庄。现在林州任村的盘阳、尖庄、河东湾、赵所、黄岩坪、苇园、古城;石板岩的朝阳、车佛沟、西乡坪;河顺的东曲阳、东山、申家垴、杨家营、井东坡;姚村的申家岗、申家泊、辛庄;陵阳镇的水磨山,南陵阳;城郊的西街南庄等地都有从木家庄迁出的成吉思汗后裔。这些成吉思汗的林州申姓后裔有人,排名居全市第1位。

三、濮阳地区

元朝蒙古显贵元末节义名臣郭庸的后裔——濮阳县郭姓蒙古族,约多人。河南省濮阳县有郭姓蒙古族人世代居住,根据年至年(明天顺年间)创修,年(清朝乾隆八年)篆修,历经1次续修的《澶东郭氏家谱》记载:其始祖是元朝末年名臣郭庸,蒙古人,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元顺帝离开大都逃往漠北时,郭庸是坚守大都人员之一,郭庸殉难后,其妻金县公主毁容易服携子郭贤出走大都,南逃澶州(濮阳的古称)隐居,金县公主去世后,其子郭贤有白银铸成父形与其母合葬于张温村西南。明清时期,郭氏一族如此辈出,考取举人的有10人,其中孝廉1人,武举4人贡生10人。现存始祖墓及“大元金县公主中书省参政兼大都路总管(正三品)讳庸郭公之墓”碑一座,从年至今多年,经历24代,其后人约多人,主要分布在濮阳县胡状乡、梁庄乡张温村、鲁河乡、文留镇和滑县四间房乡五个乡镇40多个村庄。《元史》和《新元史》都有对郭庸的记载;郭庸是元末年人士,国学出身,蒙古族,深受汉文化和儒学熏陶,逐改汉姓取汉名,字“允中”,郭庸对朝廷忠贞不二,早年任正七品监察御史,年(元至正十一年)因弹劾宰相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得罪了脱脱,于是就被降职发配到义王封地“满洲大宁路”,任辽阳行省大宁路兴中府判官,他在“大宁路”结识了义王,并和义王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金县公主结婚后来到京城任职。在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元顺帝退出元大都前,曾任中书参知政事(从二品),在明军徐达攻入元大都以后,郭庸与元大都的守将淮王帖木儿不花,中书左丞相庆童、前中书平章政事丁好礼、集贤学士闵本、子司经郎拜住、大乐署令赵宏毅等都以死报效朝廷。从以上郭庸生平来看,他很有可能出生于14世纪20年代。

苏姓蒙古族有着重大历史影响的中原名村“苏家堡”。范县“苏家堡”为义王苏克明定居北王召后在范县特设的“卫星村”,以做为“北王召”核心区之北部防御支点。由六王子苏守林等居守。明初守林公奉父命北上执行特殊使命后,由苏氏宗亲接守。明嘉靖年间,五世祖兵部尚书苏祐公在濮州城设尚书府后,“苏家堡”进入全盛时期。有九条路通向“苏家堡”,风水宝地,龙云缭绕,民间久传此地有王者气象。经过数百年之风雨沧桑至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强盗烧毁,苏氏族人大部分被迫移居濮城西苏庄。其余散移于其他乡村。至今,每年春节西苏庄宗亲仍去“苏家堡”故址祭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名村,自当永记。

大元义王孛儿只斤-华善(有译和尚)汉名苏克明。这可是濮阳苏氏家族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噢。其被苏氏家族称之为“得姓始祖”。有着令世人崇拜的传奇故事。义王华善,文韬武略,勇冠三军。早年随父王宽彻普化横刀立马,大战湖广,战功赫赫。后被元惠宗召回京城,出任京都卫戍区统帅,皇帝首席侍卫。其深得惠宗信任。因奉旨勇斩奸相孛罗帖木尔立下首功,被封为“义王”。封地辽宁金县。仍统帅五卫亲军。

年秋,农历闰7月28日,元惠宗依据战场形势,决定率太子等北归上都和林,实行战略转移,待机再图中原。并由淮王帖木尔不花(义王亲叔)监国,坚守大都。义王则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率一支由精兵强将(武林高手,特种兵)组成的小分队南下中原深入敌后干扰,迟滞明军北进速度。为惠宗顺利北上和林赢得了宝贵的五天时间。年农历8月2日大都陷落。怀王等百官壮烈殉国。从而大义凛然地树立起一座宁死不屈的英雄丰碑。

而义王则率部进至濮阳“马家寨”后被明军围困。此时,义王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战略方针,决定“先图存,后发展”。随在马家寨化装为汉族难民,并指苏(一种中药苏子棵)为姓,更名为苏克明(意为“克明复元”)。从而化险为夷,巧妙突出重围。之后,义王看到茫茫中原,千里沃野,战乱之后,荒无人烟,随率部在“濮水之滨”安营扎寨,并跑马圈地。同时修建祖庙“北王召”,以不忘初心,牢记本源,期待“北王召唤”。由于,义王部下皆精兵强将,颇具实力,很快就形成了以北王召为中心,东到郓城,西至滑县,南达曹县,北抵范县,方圆百里的经营管理范围。为确保“北王召”的战略安全,又在范县设“卫星村”“苏家堡”,以做为“北王召”核心区的北部防御支点。同时命六王子苏守林(取守卫上都和林之意)等居守“苏家堡”。义王大智大勇,运筹帷幄,为黄金家族苏氏子孙的生存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四、郑州地区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郑州市中牟县和巩义市校姓(石家庄栾城和江苏江堰、兴化、湖北等地),人数大约万余人。

元太宗丙申年(年)赠赐平阳(今山西临汾)为拔都食邑,大德九年(年)改为晋宁路,晋宁路辖6县,洪洞即在其中。按照诸王可将封地再分惯例,拔都将平阳之地分给四个儿子,交通最便利、土地最肥沃的洪洞理应分给长子撒里答。已是钦察汗国国王的撒里答于年觐见宪宗蒙哥时,病逝于返途中,王位落入其叔父别儿哥手中。撒里答信奉基督教,别儿哥信奉伊斯兰教,两派积怨甚深。撒里答既死,其遗孀、子女只能前往封地洪洞县繁衍生息。综上信息可确定,校姓应为撒里答后裔,世系为:成吉思汗—术赤—拔都—撒里答—校姓。河南省巩义也有校姓,是从河北栾城迁来的。栾城的校姓与中牟的校姓同祖同源。不同的是,中牟这一支未再迁徙,栾城这一支又有人去了河南巩义。校姓人口不多,除了中牟、巩义及河北栾城外,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校霍村、江苏省兴化市临城乡校家庄也有少量校姓居民。

五、驻马店地区

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的后裔——驻马店市汝南县梁姓。在今河南省汝阳县的陶台堡,生活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梁氏氏族,他们就是由蒙古族皇亲国戚的后裔演进的蒙古族梁氏大家族。这个家族的先祖为孛尔只斤·也先帖木儿,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汉名史彦昌。孛尔只斤氏·也先帖木儿的儿子孛尔只斤氏·和克齐在元朝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年)世袭父亲的封号,出任云南王,后来又改封为营王,其女儿奉旨嫁给了蒙古高丽国沈王(王暠)。人口约人。

六、平顶山地区

元朝蒙古显贵马秃塔儿、宣贴木儿的后裔——平顶山市、叶县马姓(人数约

多人)、宣姓(人数约人)。平顶山市区南部有个小村子叫荆山村,全村人姓马,但都是蒙古族,是元朝蒙古将军马秃塔尔的后裔。自年前元初大将马秃塔儿辞官南迁定居荆山之下,其后裔至今有千余人聚居此地,形成中原地区一个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村落。马秃塔儿(约~约),蒙古贵族出身,其父世袭军职,曾参加过残酷的蒙金战争。马秃塔儿因系长子袭父职,任侍卫亲军千户,担负保卫京都的重任。公元年,蒙哥汗在合州病逝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4年仗,马秃塔儿为忽必烈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忽必烈倚重,以宣威将军右翊蒙古侍卫亲军千户,保卫京都大都(今北京)的安全,去世后被追封为范阳郡侯。马秃塔儿年岁渐高时,辞官南迁居住到叶县沙河边的荆山下。他去世后,按照元朝礼仪深葬于荆山上,由蒙古族武官武德将军根据皇帝御旨,修建了墓石、神道碑、翁仲、华表等。元朝末年,各地遍举义旗,烽火不断。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马秃塔儿的后人担心罹祸,就把马秃塔儿墓前的爵碑埋入地下,并隐去身份,改为马姓。清朝乾隆年间,四海升平,马氏后人把墓碑挖出,立在墓前,并立附记碑记之。马氏后人去世后也都埋葬在这里,那穹窿形的蒙古族坟墓建筑风格在中原地区分外引人注目。马秃塔儿墓碑是全国唯一现存的元朝大将军石碑。年,它被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范围。

河南省平顶山叶县宣氏家族是元末战乱流落中原的蒙古族人,现已聚集中原六百多年,繁衍生息已二十八代。现有人口千余人,族人至今仍保持着与汉人不同的习俗。自古流传宣、马、西三姓族人互不通婚,忌过中秋节和不同的葬礼。族人以宣庄村为聚集地,本村七百余人。其余分部于廉村镇一百余人、仙台镇一百余人、姚寨村六十余人、常李村七十余人;其余分部于和庄村、段高庄、毛张村、刘庵村、白果庄村、以及罗庄和平顶山等地。

七、洛阳地区

蒙古帝国杰出的统帅木华黎后裔——洛阳市孟津县以及南阳市所辖社旗等县李姓,人数有15余人。

洛阳蒙古族研究会李会长向青海客人介绍情况

洛阳蒙古族李氏始祖孔温窟哇至七世祖咬儿,扎剌尔氏系蒙古族世居斡难河之东随元太祖征战多年历经塞北一山东一湖北一广东一江西一江苏一上海松江一带。千里辗转合族迁移。至元蒙王朝行将败亡时,咬儿急流勇退,去官隐居松江集贤乡。其子辈于明朝初年,取“黎”的谐音改汉姓为“李”(“李”字从木从子,隐寓木华黎后嗣之意),悄然融合于百姓之中。八世祖李可用,因明朝军队攻取淞江(吴淞口)时,以坐“款附意缓”,获谉县戍洛阳,居洛阳南关。后迁洛阳北李家营、西陡沟。子二:长子英(文秀)居洛阳西徒沟,后南迁唐河北半坡。次子茂,以洛阳李家营为中心地向外迁居其它村庄。九世祖茂(子四:浩、溟?、洪、海)十世溟?之子林未详;洪{子五:瑄、环、瑾、珎(珍)、琰}和海(子一琮)下传几代后去向不明。浩(子二端和润)居李家营。十一世润(子四雷,实,节民,教民)一脉,至十八世景昌,在十八世纪中期迁居新安县狂口镇;至二十一世法柴,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迁居军帐。端(子四:章、音、产、奇)在明朝末年十七世纪初,为扩大生存空间,子孙有人从李家营相继迁出。

十二世章诋子光祯,留居李家营村;音(子三:世用迁居西陡沟上寨,光宙和光宇下传三代后未祥);产(子五:光裕、光华、光渭、光成、光隆)有人迁居柏树沟,(前头上辈不详,现知道柏树沟材十五世长门是开生,次门是振生);奇(子二:光大,光享)下传三代后去向不明。

全国各地蒙古族同胞相聚洛阳、纪念圣祖

之后,李家营又有族人迁居水泉(十五世青云),常袋(十五世自新,自实),刘家楼(二十四世)。上寨有族人迁居柿园、谷水(十六世梧?龄)、西关(十六世士兰)、张乐坪(十八世月德,清康熙年间迁出)、灵宝、新安县马家玻及黑龙江省泰来县、甘肃西峰、陕西临潼(在十九世纪(未末!))、西安。柏树沟族人迁居韩庄(二十世),新安县刘黄岭(十九世),嵩县一行树村及陕西,山西等地。再后,水泉有族人迁居下屯(十八世时秀,振秀),郏县大庄(二十世天成,年迁出)。下屯又有族人迁居麻屯(二十世天德,年迁出)。单寨(二十世秉均}。及宜阳石陵。常袋有族人迁鲁山县。(嗤?阳南三十里的杨村)及关东。单寨有族人迁洛宁陈吴等。如今,因工作或其它原因在外而留居全国各地者,难以尽述。

八、许昌地区

许昌市建安区黄氏家族,系成吉思汗后裔因躲避元末明初战乱,安居在建安区陈曹乡岗黄村。第一世老祖铁木尔托托氏系忽必烈之孙,铁木尔托托氏为感激黄柏草救命之恩,改姓黄,改名黄尊道。开枝蔓叶至目前已传承二十五世,余年历史。黄氏子孙分散至河北、陕西、新疆、青海、上海,河南省其它地市二十余万人,各地分出的姓氏也有二十余个。

许昌市鄢陵县陈姓蒙古族也有2多人。

点击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ppyxl/1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