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早上好各位音乐家们最近小鹿看到了大家的私信说想看看古代音乐史那我们今天就带来了魏晋时期的音乐领袖_____嵇康

年前魏晋音乐男团的领袖

七位中,音乐成就与影响最大的首推嵇康(—)。据说,嵇康不怎么爱与人交往,喜欢独处,而且长相俊美,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静静的美男子。据《晋书》记载,有一回,嵇康在山中采药,一个樵夫与他偶遇,还以为是见到了仙人,利康的男神气质可见一斑。

不过,现存的画像我觉得都不能满足世人对嵇康的遐想,要么画得“老不咔嚓眼”,要么画得太“娘炮”,怎么看都不像嵇康的格调。音乐史书上最爱用的是这一幅:

这是南朝的砖画,距离嵇康生活的年代最近,应该较为可信。不过说向实在话,用现代审美来看也是丑翻了:一副长长的“鞋拔子”脸,眉毛飞到子脑门上,头发还没几根,仅存的几根稀疏得跟蚯蚓样竖在脑壳上。美男子怎么能是个禿子?!好了,还是拋开这些慘不忍睹的肖像吧,让嵇康的美好形象完成于我们的想象中,总之,我还是相信他就是个静静的美男子。

我的坚信其实是有文献依据的,古书说,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难道是2米38!姚明吗?!!No,No,No,这个是今天的换算单位所得出的结论,古代的算法跟今天不一样魏晋时代1尺约等于23厘米,所以七尺八寸算出来应该是一米八左右这可是颜值男神的经典身高哟!

嵇康自幼聪慧,艺术天分颇高。他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草书。他善于绘画,唐代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有?康的画作,可见水平非同一般。嵇康还擅长诗文,给各位看官奉上他的四言诗一首:

猗猗兰谒,殖彼中原。

绿叶幽茂,丽藻丰繁。

馥馥蕙芳,顺风而宣。

将御椒房,吐熏龙轩。

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嵇康的诗作用词质朴,但格调清峻高远、潇酒飘逸。这首诗中,他采用素描的手法,通过”兰蔼””绿叶”“秋草”等普通的景物与事物,还创造了一个一坐不染、幽雅高远的精神世界。

说到这里,你应该可以认定嵇康就是一个静静的美男子了吧,因为这些事都是需要静心才可完成,其实真正的美男子不是徒有外表的,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无敌魅力!

而且嵇康“欧巴”崇尚道家哲学,注重养生,外形自然是清俊飘逸,有儿分仙气的,前面说的那则樵大偶遇松康的故事,应该所言不虛。嵇男神还把他养颜的秘籍写成了《养生论》,我想以他当年的影响力,这本书肯定被古代的潮男潮女奉为宝典,不然怎么能流传至今呢。

现在该说说嵇康的音乐成就了。嵇康擅长音律、吹笛,古琴方面尤其牛,相传他最擅长演奏《广陵散》一曲,此曲描写了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注意,不是荆轲刺秦王,不过情节类似)。这首曲子结构很大,刻画了聂政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悲壮苍然,富有戏剧张力,很考验演奏者的艺术修养与技术水准,琴魔嵇康将它演奏得出神入化。

嵇康自己也非常珍爱这首曲子,所以在临刑前(嵇康之死后面会说)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最后抚了一曲《广陵散》。嵇康死后,世人皆说“广陵散绝矣”,因为没人能比他诠释得更好。

除了演奏,嵇康还作曲,作有《风入松》《长清》《短清》《长侧》《短侧》等琴曲,后四首被称作“嵇氏四弄”,表达了清新脱俗、高洁旷达的人生意趣。“嵇氏四弄”与蔡邕(东汉名士,蔡文姬之父)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

取仕条件,大家可以理解为是隋代公务员考试的必弹曲目。嵇康的音乐才情绝不止于此,他还写书,著有《琴赋》和《声无哀乐论》。其中,《声无哀乐论》(注意,“乐”念le,别念yue)是一本令世人脑洞大开的音乐美学著作。

下面的内容可能会有点烧脑,但绝对提升你对嵇男神这本理论著作的认识!

书中,嵇康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音乐美学观念——声无哀乐,通俗地说就是音乐自身是不带喜怒哀乐的情感的,音乐只是一种物理音响的存在,而人们听完乐曲之后所产生的情感来自人们的内心,不过被音乐牵引出来了而已,然后再把这种情感转移到音乐中,赋于了音乐情感的意味,美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移情”。因此,音乐欣赏中的种种体验与感受是客观的物理音响与人的主观情感世界相碰撞、相交融的结果。

嵇康的这一观点成功地将音乐作为一种客观的物理音响存在与人的主观情感世界剥离开来,深化了人们对音乐审美问题的认知。比如说,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欣赏会得出不同的感受,会有层次的差别,那是因为每个人内心所储备的经历和感悟不同。所以,如果你在听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感觉到了命运之神在叩门,那么请不要诧异有些人可能感觉到的是鬼子进村,同样是因为音乐带来的紧张感,联想画面会干差万别音乐作为一种客观的音响与人的主观情感各自独立,并没有直接、必然的关联。嵇康的学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音乐的世界,西方人提出类化的学说是在年之后!我们不得不赞叹,嵇男神威武!

好了,烧脑完毕。继续讲故事——

然而,嵇康的生命却在39岁那年戛然而止,为何?——得罪了当权老大。

曹魏政权末年,大权旁落司马家族。新晋权贵司马昭(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之父)意欲拉拢嵇康为其效才(因为男神影响力大),然而性情刚直的嵇康不予理会,他向来不把这些攻于权术的政客放在眼里。

司马昭身边的大红人钟会仰慕嵇康的才华,曾数次登门拜访可李康总是冷眼相觑。专门八卦魏晋名士生活的《世说新语》中记载道,有一回,钟会带着一帮子名士去拜谒嵇康,嵇康却一直和他的男团闺蜜向秀埋头打铁,叮叮咣咣,把钟会一帮人当作空气,钟会只好悻然离开,这时嵇康扔了两句话出来:”何所闻阿来?何所见而去?”(你们听说了什么而跑到我这里来?又因为看到了什么而走开?)钟会强忍住心中的不爽,回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我们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所看到的而离开。)表面上看仙乎是什么也没回答,实际上暗里藏刀,说白了就是:“我们真是瞎了眼了,今天就不该来!〞嵇康这回可是把钟会得罪到家了。

男团成员山涛谁也不愿得罪,是个好好先生,他曾向司马氏举荐嵇康做官,嵇康便愤然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无疑是在公然在公然向司马氏表明不合作的态度。哎,如此刚烈,不被整死才怪。

钟会等人自然是将嵇康恨之入骨,欲伺机除之。这个机会终于等到了——嵇康的朋友吕安和吕巽兄弟发生了一场家庭纷争,哥哥吕巽迷醉于弟妹徐氏的美貌,于是借机将徐氏灌醉,然后将其霸占,徐氏事后羞愧难当,自尽而亡。弟弟吕安想状告吕巽,嵇康劝说吕安考虑家族清誉,不要告发。却没想到吕巽恶人先告状,诬告吕安不孝,吕安被逮进了局子,嵇康当即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宣布与吕巽断绝朋友关系,并出面为吕安辩护,抨击官府的昏庸,吕巽是司马昭的长史(相当于中央办公厅秘书),这件事自然让司马昭非常不爽,

钟会便借机进逸言,最终将嵇康陷害入狱,并将其与吕安一起判以死刑。

整个事件的过程表面上看是因为嵇康交友不慎,卷入本不相干的家庭丑闻,其实是因为得罪了权贵,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公元年,嵇康的生命走到了终点。行刑那天,有三千太学生前来目送心中的男神,一曲《广陵散》弹毕,男团领袖人物嵇康魂归而去!(那个陷害松康的钟会也没活多久,一年后他死于一次兵变。)

本文转载自《沥姐说中国音乐》作者为王沥沥。文章来源于《沥姐说》整理于鹿上音乐工作室,侵删

信息征采|寻人

图文转载|小林

审核编辑|海涛

看完点「在看」,考研稳「上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tsyxl/1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