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群雄逐鹿,飞凡R7如何异军突起
自从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变得愈发精彩。比亚迪与特斯拉已呈“双雄鼎立”之势,大众、丰田、“BBA”等国际汽车巨头也纷纷加快“航母转身”的速度;而在“蔚小理”等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激励下,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实力强劲的互联网“野蛮人”开始涌入。 作为较早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国家队选手”——飞凡汽车来说,这种紧迫感无疑更为强烈:不仅赛道上强者云集(新锐品牌中广汽埃安、极氪、岚图、沙龙在营销方面就极为高调),就连上汽集团内部也有智己这样风头正劲的“网红款”,不难想见两个“兄弟品牌”之间也要“卷”起来了。 面对行业中品牌影响力、产品差异化、服务创新的全方位竞争,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品牌凭什么来脱颖而出?当然不能像头部品牌那样“画大饼”,必须得有实打实的产品力和质价比才能打动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因此,飞凡汽车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堪称“全家桶”的R7。 差异化特点不鲜明?祭出“全家桶” 回顾上汽R标此前推出的两款产品——ER6和MARVELR,它们的用户口碑还属不错,但缺乏不可或缺的核心卖点、渠道建设推进缓慢等原因导致其市场表现总是“不温不火”。如今“单飞”的飞凡汽车想要树立起“高端”形象,再不能“藏着掖着”了,其首款旗舰SUV——飞凡R7身上,已经应用了上汽最新的设计语言和技术架构、最新的智舱智驾自研自主技术。用飞凡汽车CEO吴冰的话说,就是要用“全球顶尖科技”的智驾、智舱、三电优势,“快速抢占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制高点。” 飞凡汽车CEO吴冰 先来看看飞凡R7为实现“高阶智能驾驶”准备的“全家桶”:PP-CEM像素级点云融合高阶智驾方案,配备高达33个感知硬件;全球率先量产应用LUMINAR高规激光雷达;标配Premium4D成像雷达,配合英伟达Orin超算力智驾芯片,增强版远距点云角雷达,万像素高清摄像头,高精地图等全球顶尖智驾配置,实现更精准的多场景物体识别。 在智能座舱方面,飞凡R7采用TRINITY多维感官交互系统,横贯座舱的43英寸真彩三联屏无疑抢了许多造车新势力的风头,而巨幕AR-HUD平视系统、高通骁龙芯片、高阶语音和状态等多体征识读等“黑科技”,使得该车拥有了打造影院、直播间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场景化空间的可能性。 在动力方面,飞凡R7将推出单电机和双电机四驱版,其中四驱版的最高峰值功率达kW,最高峰值扭矩达N·m,得益于其电机采用了散热效率更高的直瀑式油冷技术,使车辆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峰值性能,从而获得百公里加速轻松闯入“4秒俱乐部”的实力,而续航里程也在公里以上。新车还拥有安全高效的RISINGPOWER飞凡能量方案,可实现动力电池的可换、可升级。 单从“账面”来看,飞凡R7的确将当前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最热门的先进技术与配置都汇聚于一身。不过,对于智能驾驶汽车来说,如果光有性能强大的硬件,而没有与之匹配的优秀算法和大数据作为支撑,那也无法给用户带来安全、可靠的使用体验。针对于此, 尽管飞凡R7的上市和交付时间是今年下半年,但大家只要来到上海安亭镇,就能体验到与R7“师出同门”的自动驾驶车辆——享道Robotaxi。有意思的是,这支自动驾驶运营车队使用的正是飞凡MARVELR车型。 在实际乘坐过程中,以L4级自动驾驶行进的飞凡MARVELR在应对不同场景时显得游刃有余,特别是遇到社会车辆突然变道时,自动驾驶车辆较早地做出了预判并采取了稳步减速、待该车辆驶远后再恢复原来车速的策略;遇到障碍时,车辆会根据具体情况、道路划线选择绕行或缓慢减速停车(绝对不会压线或跨实线变道),整个行程给人宛如“老司机”般顺滑的感受。 原来,上汽集团旗下的享道Robotaxi、飞凡汽车、智己汽车和智能重卡所采用的“视觉+雷达”软硬一体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均由智己汽车、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公司Momenta联手开发。从享道Robotaxi自动驾驶车辆上,大家可以一窥飞凡R7即将拥有的智驾实力。 “我们自动驾驶车辆的算法得到了快速迭代,可以说‘每天都在变得更聪明’。”赛可出行(享道Robotaxi)相关负责人告诉《汽车通讯社》,通过多方合作,基于GVDP整车开发流程的Robotaxi改制体系得以建立,为上汽集团旗下各战略项目未来大规模量产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车辆积累了宝贵经验。他透露,飞凡R7将来搭载的智能硬件要比享道Robotaxi自动驾驶车辆更为先进,并且采用上汽最新的电子架构技术,许多全新技术在国内也是首次量产。与此同时,由上汽集团自行搭建的“一朵云”——帆一尚行的“帆一云”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也将为其提供更加安全、可信、稳定和弹性的云服务。 上汽集团历时5年研发,总投入超亿元,为飞凡汽车打造了专属面向未来、全新的智能进化平台,如其重视程度之高不言自明。不过,曾担任享道出行CEO、在整合集团资源方面颇有心得的吴冰却认为,底子再厚,也不能靠空想(去赢得市场),还得脚踏实地用创新去满足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针对飞凡汽车品牌形象模糊的现状,他开出的“药方”是:“(回归)本真,不浮夸。” 品牌形象不清晰?回归“本真”来“破局” 据介绍,依托“直营+代理商”模式,飞凡汽车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布局家体验中心,遍布国内85座主流城市的核心商圈,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交付中心18座,而售后服务网点也达到个,覆盖80个城市。此外,飞凡汽车还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座品牌充电站,1,座权益充电站,并携手特来电、国家电网、安悦充电、星星充电等44家主流充电运营服务商,接入超42万根第三方充电桩,为用户的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按说这个布局速度不算太慢,但年飞凡汽车仅完成了年度销售目标的三分二左右(年目标为3万辆,最终新车交付18,辆),而在去年风风火火的跨界营销、用户营销浪潮中,更是难觅其身影。 “当你把(用户的)期望值拉得很高,但实际上又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时,你可能会碰到很多问题。过去的模式是碰到问题,由经销商(先)处理,很多问题既没有听到用户的声音,同时他也帮你过滤了很多用户的抱怨(结果导致了企业与用户的隔阂)。我们提出‘本真’这个词,希望不浮夸,让用户的声音%反馈到企业(主机厂原来比较擅长的是和经销商打交道,把车交给经销商,80%的工作完成了;现在,我们80%的工作是直接和用户在打交道),(我们要)真实地面对用户声音,能够提供对得起良心的服务和产品。”在吴冰看来,“更专注于用户”将成为飞凡汽车的重要标签。 这并非一句“口号”。在实现“轻资产”独立运营之后,飞凡汽车可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好上汽现有资源、技术和能力,不重复投资和建造,把飞凡汽车的重点放在用户和数据上,放在渠道和用户的接触上和产品的定义上。“轻资产好处是轻,但如果执行不好就容易飘,更怕没有积淀和底蕴,我们的积淀和底蕴来自于共创模式。”吴冰解释道,飞凡汽车与上汽旗下核心业务单元都设置了共创中心。比如上汽设计部门会分配给飞凡共创团队,参与整个设计过程;上汽技术中心的智驾团队和上汽软件公司零束会分别有共创团队参与飞凡汽车的研发;上汽位于上海临港的智能制造基地也会让飞凡汽车使用。就在3月初,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刚刚成立,其与飞凡汽车共建的飞凡设计共创中心和飞凡智驾共创中心也正式揭牌。这一系列的共创模式将为飞凡汽车全面提升开发效率,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奠定基础。 除了轻资产和独立运营,吴冰认为,飞凡汽车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是“用户驱动”“数据驱动”“极智驱动”的战略,其中就包括通过更好的数据工具来赋能一线(经销商和直营店),实现当地化的服务和接触,所有数据和用户反馈能够通过飞凡统一平台来管理和把控,力求为用户提供专业、高效、透明、便捷的售后服务体验。实际上,他在享道出行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正是凭借“大胆尝试”“紧追热点”“快速反应”的营销打法,让享道出行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极致,在较短期内就开创了多个被业界称道的营销案例。不难想见,吴冰正是要引入这种互联网文化,让飞凡团队以及共创合作伙伴走出“舒适区”。 在接受《汽车通讯社》采访时,飞凡汽车公关负责人透露,他们今年将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五大核心城市率先布局换电站,丰富能源补给生态。据了解,遵循轻资产运营原则的飞凡汽车大概率仍会选择共创来推动“换电模式”,而中国电动汽车换电市场龙头企业之一(另一个是蔚来)的奥动新能源(全国布局超过座,市占率45%左右)很有可能成为这个共创合作伙伴。 从年开始,在上汽乘用车、奥动新能源以及大众交通、江南旅游等多家出租车公司的共同推动下,首批出租车换电站已经在沪上悄然布局,截至年3月初已开通30余座。据现场多次观察,纯电动出租车(上汽荣威Ei5快换版,截至年底全市超过辆)从驶上换电通道、安全员进行检查、换电机器人开始换电流程(只需20秒)、最后车辆驶出换电站,整个过程基本上可以控制在1分30秒以内,可谓相当便捷。 当然了,从奥动目前只专注B端车辆运营就能看出,纯电出租车的使用频率较高,单站收益可控,而面向C端私家车用户的换电站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恐怕还是只能给用户“薅羊毛”。但对于正在加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覆盖“购-用-养-换”全生命周期的新零售服务体系与线上线下融合的用户运营体系的飞凡汽车来说,这无疑是提升用户美誉度和黏性的有力手段,因此还是相当值得大家期待。 THE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tsyxl/13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日更三千字,为什么文章还是没有进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