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井FM读情商杂感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 -主校区出品- 如果花开,你不必惊讶 花儿总是绽放在最好的季节如果是书声,你不必惊诧耳朵总爱聆听最美的故事《浪井FM》邀您一起品读书籍墨香,聆听美文芬芳 老师最初要求我们阅读《情商》时,我内心是抵触的。我对“情商”一词本是反感的,它提供给人们一套管理情绪的标准,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哪些场合可以表露内心感受而哪些场合不行。这种对真情的掩饰、伪装或者压抑让我感到沮丧。然而,本着“君子不器”的理念和对学分的顾虑,我还是借来了这本书。 年,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提出了“情商”的概念。关于这个概念的提出,全书多处都有提及,每次出现都紧接着他二人的姓名,足见作者对前人的尊重。此书的副标题是“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智商的重要性基本上人尽皆知,作者——丹尼尔.戈尔曼选取这个副标题似乎有意吸引读者的眼球。它出版后即在美国企业界与教育界掀起一阵旋风,接下来的数年里,“情商”概念横扫全球,此书也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话题书籍之一。“被公认为是帮助我们认识自我潜能,获得成功的重量级好书!”在目录前的导言里,编者如是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正合编者的意),在“书”字后面,编者用了一个感叹号,似乎非如此不能表现出他文字背后饱含的真诚与惊喜。 在书的扉页,写着“献给塔拉——情绪智慧的源泉”。青年才俊献书给爱人的浪漫是令人神往的,这让我想起恩格斯曾在《资本论》第二卷的序言里写道:马克思多次对我说过,《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献给他的夫人的。塔拉是戈尔曼的妻子,戈尔曼称她是自己情绪智慧的源泉,并将此话提在自己成名作的扉页。当它从美国销往全球,全球各地的人都将成为戈尔曼这句告白的见证者 在附录后的致谢中,戈尔曼表达了他对许多人的感谢,其中他最感谢的还是塔拉。他在致谢的第一段写道:“我的妻子塔拉·贝内特·戈尔曼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她是一位很有创造性的研究伙伴,全面参与了本书最初阶段的构思。我们的思考和交流之下涌动着情绪的激流,塔拉对此进行了悉心梳理,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最后一段,作者的笔锋又转了回来——“最后,塔拉给予我的温暖、爱和智慧一直伴随着我完成本书。”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Behindeverysuccessfulman,thereisawoman,塔拉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对丈夫的支持与帮助促使他名利双收。有些婚后生活不如意的男读者怕是要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在目录的前一页,编者列出了一定要阅读《情商》的十大理由。在第二条理由——《情商》是帮助你认识自我潜能,获得成功的重量级好书——的后面,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那个引人注目的眼熟的感叹号。至于那十大理由,不过是为了给读过或买下这本书的人些许心理安慰。他们总不会在《论语》目录的前一页也列出一定要阅读《论语》的理由吧。如果非如此不可的话,他们有必要在《论语》之外再另出一本书,毕竟,可列的理由实在太多了。 “用心去看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戈尔曼先生在正文的开头引用了圣埃克絮佩里的这句话。我更喜欢它的原文——oneseesclearlyonlywiththeheart,anythingessentialisinvisibletotheeyes——带着原始的柔美与诗意。类似的引用也出现在此书第二、第五、第十一以及第十六章的开头。这种引用不仅显示出作者广博的阅读面,有意或无意地,它也能缓解读者的阅读疲劳,激励读者接着往下读。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此书第一部分,特别是分析情绪失控的部分最为枯燥。然而,除“情绪大脑”那部分外,不能说此书难懂。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 文:曾辉 主播:白鸽 责编:杨孝明审核:吴雅文 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浪花花花朵朵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sj/10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李雪琴会是下一个凤姐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