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tert

(南都评论记者张天潘)

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如今这个日子已经成为公益行业的盛大嘉年华。强势的互联网平台的公益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典型的是腾讯公益的“99公益日”和阿里巴巴公益的“95公益周”,不仅展示了它们自身的公益理念和项目,更是成为行业的平台,以新技术、新连接、新模式、新场景,构建了行业的新生态。以这些互联网技术企业的公益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公益发展,对中国公益慈善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如今,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的互联网公益,无论从体量、活跃度、影响面,还是从创新性、便利性、跨界合作深度衡量,都处于领先位置。

互联网对于公益发展的核心推动价值主要在三个层面:一是为公益组织提供低成本、广覆盖、便捷性的筹款渠道、沟通渠道、传播渠道,推动公益向全社会普及;二是公益机构通过互联网应用形成的大数据,可以为公益项目设计、捐赠人分析等提供支持,同时提升公益组织自身的专业能力;三是通过互联网的场景化应用,将公益慈善融入网络公共服务、网络商业应用,持续为公益慈善组织赋能,不断扩大社会公益参与,提升公益组织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通过对这几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中国互联网公益进入了新时代,网络公益的法治化、场景化、大众化、专业化、透明化、跨界化特征更为明显,更多的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慈善组织诞生,场景化公益更为深入,互联网创新更活跃,公益行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信力快速提升,公众参与持续增长,各种社会创新不断涌现,跨界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互联网”与“公益”的联袂,将互联网的创新基因与公益向善的力量相结合,不断推动互联网公益迭代发展。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我国互联网公益本身总体上经历了三个不断迭代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公益1.0阶段的特征是“公益+互联网”。公益行业或公益活动,只是把互联网作为其使用的工具,比如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sj/1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