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云南多元的地域和气候环境,孕育了各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地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展示出了独有的魅力,积累了不少保护民族文化的成功案例。在新环境下,如何打好民族文化牌,把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作为培育文化自信的落脚点,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采访了来自云南的全国人大代表陶春。

“云南的民族文化是大有前途的,不仅要在中国发挥影响力,还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走向全世界。”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文投集团艺术总监陶春说。

▲陶春。

陶春是在澜沧江边长大的布朗族,从小就受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熏陶。成为云南省歌舞剧院的舞蹈演员、编导后,陶春对云南民族文化的积累,变成了一部部作品呈现在舞台上。“云南2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气质,这些民族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还有优越的可塑性。”在陶春看来,让更多人感受到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性,需要依托文艺作品这个重要载体。陶春参与演出或编导的彝族双人舞《橄榄歌》、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傣族舞剧《泼水节》、大型舞蹈诗《啊,傈僳》等作品,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民族文化发源于各民族的聚居地,如何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被大众所接受?陶春编导的文化旅游演出项目《梦幻腾冲》给出了答案。年《梦幻腾冲》刚进入演出市场,就受到了游客的追捧,在当年就收回了演出成本,第二年即实现盈利。“我们对腾冲的历史、人文、自然进行了深度挖掘,作品的呈现方式突出时代感,并用现代的方式加以表现。”谈到《梦幻腾冲》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地屹立在舞台上,在艺术性和市场性上实现“双赢”,陶春认为,就是在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找到了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的结合点。

▲梦幻腾冲剧照。受访者供图

云南的民族文化要扩大影响力、走得更远,离不开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现在着眼于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演员,为他们提供舞台,呈现本民族优秀文化。”陶春介绍,目前云南省歌舞剧院的演员中已经涵盖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这些演员在各类比赛中,都有不俗的成绩,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省歌舞剧院持续走进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招收具有潜力的少数民族演员,经过学校培养、考核合格之后留用。

“很多少数民族演员,刚来的时候都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但他们身上都有使命,要把本民族的文化带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陶春说,在云南歌舞剧院,有个独龙族的青年舞蹈演员,单位的同事都喜欢叫他“小独龙”。在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一个村庄,“小独龙”9岁时被挑选出来培养,经过8年的努力,年仅17岁的他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能够承担单人、双人、三人的舞蹈演出,并且已经达到能够代表云南去参加全国各类舞蹈比赛的水平”。

在陶春看来,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感召下,应该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真正践行文化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以优质的文艺作品为载体,将云南优秀民族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开屏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sj/1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