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林轩腾老师的主持下,学习“正面管教”的活动正在广东实验中学凌云九班家长群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家长们不定时地发布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带娃”的经验和教训。从九月初至今,九班家长们每天晚上半个小时时间阅读《正面管教》,班上大部分家长把家庭阅读的温馨时刻用照片记录下来,这些照片目前已经收集并归档好。 “正面管教”更主要是在家庭、班级中开展,这样,这种教育展开的空间就相对封闭。为了丰富“正面管教”学习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会活动中参与到“正面管教”读书活动中去,也让家长在更复杂和开阔的社会空间中去践行“正面管教”,国庆期间,凌云九班在英雄广场组织了一场《正面管教》读书会亲子践行活动,班上有29个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 这次读书践行活动是与“广东实验中学凌云九班志愿者活动”相结合进行的。在活动中家长们和孩子们不仅合唱了省实校歌和《团结就是力量》,还聆听了黄睿霏爸爸关于“何为志愿精神”的讲解,并到农讲所参观。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尼尔森强调“孩子是社会人”,并认为孩子应该参与志愿活动,要让孩子分担任务,“分担任务会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教给孩子们人生技能,并且让孩子体验到社会责任感”。据国内调查,15-20%的初中生有心理问题,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主要是因为亲子关系较差、在班里不合群等原因。此次活动不仅让家长们熟悉孩子们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圈,可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另外,孩子们在跟随志愿者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领悟到“志愿精神”的真谛,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能使他们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理需要获得满足,对他们建立起与社会良好的互动关系也能有所裨益。“正面管教”的一个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志愿活动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帮助这一目标的达成的。 家长读书感悟 家庭会议对促进家庭理解沟通的实践及思考 ——《正面管教》学习感悟 蔡沁霖家长 早在孩子刚上小学时,在班主任的建议下,我曾经号召班里部分热衷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一起学习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当时,书中的很多经典名词,如“既不骄纵也不惩罚”、“和善而坚定”等,成为了我们读书小组家长们热议的词。大家在不断地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在努力实践,期待着所学的知识能够产生效果。 我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对于“家庭会议”这个内容印象深刻,并且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召开过几次家庭会议。事实证明,召开家庭会议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情绪激动带来的表达误会及负面情绪升级等问题,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形成共识和默契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多次实践下来,我还有新的心得体会,比如家庭会议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在细节方面,比如召开的频率、每次的时间、具体流程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做灵活的调整。 我们第一次严格执行书中的要求召开家庭会议,是和孩子讨论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年初,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我一直很希望能生二胎,但由于考虑到我年龄偏大及家庭经济、孩子的感受等各方面原因,大家对于是不是要准备怀二胎这个问题各有想法。于是,我们按照书中所讲的家庭会议的要求,开展了一次家庭会议。 我们选出了本次会议的主席,因为是第一次正式地召开家庭会议,为了给大家做好范例,同时也因为我是本次会议的发起人,所以本次由我担任会议主席;孩子主动提出要做会议秘书,负责记录。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我和先生、孩子一共五人。 首先,我们按照书中的要求,以向其他人致谢作为会议的开始。我要求大家以真实具体的事例切入,感谢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帮助或支持。会议在真诚、温暖又有点不习惯中开始了。我发现我们真的很不习惯一本正经地感谢家人,说出感谢语的时候显得有些尴尬,不过大家都努力营造一种正式的气氛,慢慢这种尴尬和不适就没有了。 接着我提出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大家讨论我们家庭要不要生二胎。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是10分钟,一个人发言的时候其他人不允许打断、解释,要耐心地等TA说完。每个人的发言中如果有提到面临的问题,最好能够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爷爷奶奶首先发言,他们希望我们生二胎,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健康,还可以帮我们带孩子起码10年;先生发言说自己无所谓,个人本来有点不愿意,因为又要再带一次婴儿会很辛苦,但如果家庭成员都想要,他也愿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孩子发言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有弟弟妹妹,她很羡慕,她想要个妹妹,希望妈妈能生二胎;最后我发言,说我一直还想再要个孩子,希望在我们年老之后沁霖还有弟弟妹妹陪伴,而且现在好不容易赶上国家政策开放,我的年龄和身体条件也还能赶得上生孩子,就不要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不过我也表示了二胎的出生可能会影响对老大的照顾,她表示可以理解,也会努力学习自己照顾自己。会议至此,我们基本达成共识。 最后,我们计划了下一周的家庭活动,周末带孩子去长隆欢乐世界玩。第一次正式会议就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结束了。 随后的几年,我们经常进行类似这样的家庭会议。随着对这种沟通方式的接受和熟练,我们也随时召开“非正式”的家庭会议,比如,晚饭后一家4口在小区散步,边散步边谈一个主题,有一次谈的是“对妈妈的要求”。孩子说我在家的表情和语气都太严肃了,显得很凶,她很紧张害怕,希望我以后能注意表情管理,在家管教她的时候能够温柔亲切一点。这个反馈对我触动很大,我在单位的形象一向是亲切温柔、笑容可掬的,可能正因为如此,回家才没那么爱笑。没想到自己在不经意之间,把严肃和疲惫全都给了家人。自从那次之后,我在家会刻意地注意表情,尽可能用自己的笑容和语言给全家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也有发生误会、产生矛盾甚至激烈冲突后的会议。有一次说好由爸爸接孩子回家,结果爸爸回来了,女儿不见了。原来在回来的路上两人吵了一架,孩子一生气不愿意跟爸爸走,爸爸也气急了就自己先回家了。等两人冷静后我们也进行了家庭会议,父女二人互相倾吐自己的委屈,也不乏指责,妈妈就作为记录及调解人员,舒缓两人的情绪,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从以上这个事例中,我意识到,家庭会议要在参加成员都情绪平和的时候召开才有效果,否则就变成了指责、批斗大会,除了宣泄情绪,难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所以在情绪激动时,大家可以先隔离冷静一下,有时不一定要马上解决问题,先缓一缓,甚至要冷处理几天再解决,可能才是最佳方式。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正面管教》后对于“家庭会议”这个方法的实践及思考。我觉得这本书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阅读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我打算再次精读,并且继续践行,期待自己能有更多的实践体会。 陈子珩家长《正面管教》读书分享 陈子珩家长 感激学校为初一学生家长推荐了这么好一本有关教育的书,也很欣赏老师给家长布置了读后作业。孩子需要引导和鞭策,家长也需要引导和鞭策,大家需要共同成长。 传统的管教方式 通过这本书,使我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体会 汪照洋家长 很遗憾,时间关系,只粗略拜读《正面管教》前半部分,所以也只能肤浅谈一下,学习本书的心得。 首先,十分认可文中“和善而坚定并行”管教思想。毋庸置疑,这个是在情绪状态下比较难以做到的。以我们自己来看,“一切为了孩子”这个理由,而不是平等对待,没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sj/6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阅读的力量rdquo2
- 下一篇文章: 纸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