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有一位叫费穆的导演拍了一部叫《小城之春》的电影。这部电影在这个世纪初被金像奖评为“中国百年百大电影”第一名。年,北京人艺一位叫李六乙的导演把这部电影翻排成同名话剧搬上戏剧舞台,用自己的方式向费穆导演致敬。

9月26日,麦戏聚邀请到费穆导演的女儿费明仪女士,以及话剧导演李六乙,展开一场有关于电影与戏剧的跨越时代的对谈。

艺术是一条漫长而孤独的路

以简单的“风韵”两字是不足以形容费明仪老师身上的气质的,一身粉色旗袍将我们拉到了上海传统的弄堂小巷。

童时生长在天津、青岛等地的费老师,小时候跟着父亲费穆导演来到了上海,谈到父亲,她的眼中满是回忆与骄傲。费穆导演是家里的老大,在守旧的家庭氛围下,他学贯中西,从唐诗宋词到莎翁都颇有研究。从家族期望的会计行业转行投身到电影业,费穆导演做了很多年的争取,凭借着从小对电影艺术的一腔热血与坚定信念,他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完成了这部旷世之作。

艺术是一场纯粹的探索

访谈的初期,李六乙老师坦言,对于上海这座城市他不甚了解,“所以其实完全放不开自己,怕自己说错话”。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戏剧导演,纯粹和探索是李六乙老师艺术实践的特色,他并不认同于“观众是上帝”的标准,在舞台上,用艺术语言诉说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才是对戏剧与艺术最好的尊重。《小城之春》电影拍摄的年代固然兵荒马乱,然而这个词语也同样适用于当今的文化市场。“这是一个出现大师的时代,但这个时代注定出不了大师。“

不过时的「城」

“那个时候我是在南京音乐院学音乐,主修钢琴,我父亲费穆就趁圣诞节前一夜,就是平安夜,从上海坐夜车赶到南京去看我。他跟我讲,要拍一个电影,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小城之春》作为一个传世之作,是一个经典之作。当年是我第一个知道,我是非常非常珍惜这一段父女对话。他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男女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间的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在一霎那之间,他拍拍我的肩膀拍醒了我。所以《小城之春》为什么到今天,还是有时代感,还是让我们看着觉得这个事情是活生生地就在我们眼前,是非常真实的,不是一个电影那么简单。”——费明仪

“年,日本投降,那个时代的中国真的是在选择道路,所有人都在选择——到底该怎么生活?年的艺术作品大多充满力量,表现更多的是激情和革命。《小城之春》之所以不被那个时代更多的人认识,就在于它深邃的思想,是那时候的大众还未自觉,还未醒悟的。

这个时代为什么要复排它?改革开放30年,整个时代都处在一个巨大的革命、发展进程当中。乱、快、躁、道德丧失……现在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该怎么生活,该做什么,该怎么选择既适合自己又适合所有人的生活?”——李六乙

不过时的「故事」

“我父亲说,难道男的、女的在一起,就非要谈恋爱吗?你懂什么是恋爱吗?除了恋爱,还有什么是你懂的啊?其实这个在我看了无数次、无数次的《小城之春》之后,才慢慢地理解到他当时的心情。

他拍这个戏的时候是年,那个时候大家都拍很多爱国片。其实他是用这个故事来说出当时那个动荡的大时代里一个知识分子的苦闷。关在这个小城里面,这个破烂的家里面,他怎么走出去。这个医生朋友从外面回来,最后还是往外走,连玉纹都想要往外走。

我想他有他的用意,觉得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该何去何从?他想用他的电影语言说出他心里的一种彷徨、失落、苦闷,也可以说是浓缩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一种想法。”——费明仪

“故事特别简单,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三角恋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应该不是。过去的一对情人分开了,十年以后见面,又走了。特别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费先生把它做成那么有诗意、那么有品质。”——李六乙

不过时的「手法」

“费穆先生的独白运用到现在看来都是新的。在那个时代非常先进,在现在也是先进的。

由于他的这种独白的客观性和镜头运用的客观性,给我一个启示就是,我也希望舞台上有一个另外的眼睛,在看这个舞台发生的一切。因此我增加了一个阅读者,一个看书的人,而看书的人将这些人物带到舞台上来,带到戏剧的环境当中。”——李六乙

“费穆先生在这部作品里,抛弃了那些看起来真实的生活场景,仅仅选择了城墙、废墟作为它的主要场景。那么在舞台上面怎么表现“城”?按照最简单的舞台审美,那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城墙嘛。我也做城墙了,但是做城墙的材料不一样。我们这个城墙,是用几万本书做成的,都是线装书、精装书,全是书。”——李六乙

“如果李六乙导演和我父亲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想他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因为他们的想法是非常接近的,而且有很多理想。我听他(李六乙)讲的话,常常感觉到,我父亲当时也一定是这么想的。”——费明仪

剧目介绍

  战后颓败小城,早春尚寒。少妇周玉纹和长期抱病的丈夫戴礼言生活淡而无味。玉纹只恪守作妻子的责任,与礼言极少有言语上的交流。她总是喜欢到破败的城墙上走一走,有时能在那里待上一天,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直到礼言幼时同学章志忱的到来,犹如在死水中投下一颗石子,在各人心间泛起涟漪。这次重逢唤起了玉纹与志忱的旧情;情窦初开的小妹妹戴绣也喜欢上了许久不见的章大哥。情与理的矛盾,去与留的抉择,家国时事更迭下的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

10月20-21日,话剧《小城之春》即将登台上戏剧院,等你来忆这座美好小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tsyxl/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