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与祖国同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文学研讨会在贵州师范学院举行。来自贵州省、安顺市、黔东南州、毕节市、遵义市、铜仁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等作家协会代表,以及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贵州文学历史,总结贵州文学发展历程,梳理70年来贵州文学的成绩。

本次研讨会由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师范学院主办,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艺术评鉴杂志社承办。

贵州文学记录时代“档案”

回望70年,贵州文学涌现出不少高光时刻,在各个阶段都有一批描绘时代风貌,尽显个人才华的优秀作家。时代变迁,作家们所看到的、所记录的,都在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贵州文学步步登高

高宏(省作协党组成员、省作协副主席):70年来,贵州文学积极参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各个阶段的建设,见证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记录了人民生活、生产的变化,贡献了贵州文学自己的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中,贵州始终是祖国的一块“边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涌现过一些杰出的文学家,如尹珍、杨龙友、周渔璜等,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始终没有走进中国文学舞台的中心,被挂上了“边缘”的标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贵州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70年来,贵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大山之中开创致富道路,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贵州奇迹,贵州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由此焕然一新,为贵州文学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70年来,贵州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诞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如乡土文学家蹇先艾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享誉国内外,是现代文学史上贵州的文学符号。随后,又涌现了何士光、李宽定、叶辛、李发模、戴明贤、石定等一批著名文学家,为贵州文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何士光的《乡场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开了新时期文学表现农民精神变化的先河。叶辛的“知青文学”受到大家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