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与文化渊源,是在海外传递中华民族精神与内涵、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错综复杂,丑化、扭曲中国形象之声四起,过度解读中国政策、以负面报道误导海外民众等现象屡见不鲜,致使海外社会对中国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刻板印象与认知偏差。在此负面效应影响下,华侨华人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有所限,影响了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是一个重要议题,学界对此多有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从陌生到熟悉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可能会产生歧视偏见、中立、认同三种情感态度,故此,中华文化传播应以赢得文化认同为基本目标和制定传播策略的基础。还有学者提出,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其在接受母国文化的同时,于“经验、学理、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传播动机与传播活跃度,是具备直接移情和直接认同可能性的最可靠群体。有关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已有不少学者探讨,其中包含理论研究、实证及个案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如王赓武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的《东南亚华人认同问题的研究》,对身份认同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其关于华人多重认同的规范和标准影响了后来的学者,相关研究涉及宏观和微观的文化认同现象及变化因素考量,以及如何增强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相关路径之探。

笔者认为,在当前复杂变化的国际局势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现实境遇背景下,亦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