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领导者的核心素养
夏季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zjft/160311/4785535.html 前面介绍了主动性、概念思维,是人才的内在素养。今天我们介绍衡量一个人沟通能力高低的关键素养——影响力。 一、影响力的通俗理解 这里所讲的影响力是用一种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按能力的高低分为如下的四个等级。 影响力零级的人不能清楚地表达,说服不了别人。这类人不仅不能有效影响他人,还容易被他人影响,盲从者、从众者就是典型代表。 影响力一级的人采用直接说服的方法来施加影响,通过向别人讲述理由、证据、事实等来直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在影响别人的过程中他只能去争辩道理。他会做很多准备,告诉别人这样做会怎么样。比如,法律法规是这样定的,自然规律等一切的规律都是这样的,所以我说的是对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种情况,叫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讲理的遇到不讲理的怎么办?我们会发现这个光讲理的人很多时候说服不了那些不讲理的人,或者不讲理的人根本没听懂那些“理”。 影响力二级的人能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用别人的话去解决别人的问题,这又高出了一个境界。我们经常说某个人情商很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比如他跟你聊家常的时候,其实是在给你讲道理,想要影响你。他不会直接说“我要赚你的钱”,而是站在你的角度,问你是不是想要健康、是不是想要幸福?所以你要去做哪些事情,这不是我要你去做,而是你自己需要做。这就是沟通立场的转变,他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 影响力三级的人用的是综合策略。他会用复杂的策略影响别人,或者通过微妙的手段来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围魏救赵就是个典型例子。我其实想要A,但是我不说A,我讲的是B的故事,最后通过B得到了A,这是高手才具备的能力,这比换位思考又提升了一级。 零级的人影响不了别人;一级的人用简单的道理说服他人;二级的人能换位思考,情商高;三级的人有一种智慧,我根本不要你做什么,但是你得听我的,这就是未来领袖该有的潜质。 二、影响力的速成招式 影响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对影响力的研究渐成显学。有很多书籍分析影响力背后的心理原理,并给出一些速成的建议。 《影响力》是同类书籍中的经典,同时也是一本畅销书。书中首次对影响力相关的心理原则进行了阐述。人的潜意识运行有其规则,其中的一些心理原则会让我们更易顺从别人提出的要求。正如夜晚的飞蛾会不由自主地飞向光亮一般,你我会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变得顺从而更易被说服。书中作者总结出了六种会让人变得更易顺从的心理原则。 1)、互惠原理 人们都有报恩心理,当你受到恩惠之后,会产生亏欠感,会想要去回报。会想要助其完成心愿,以还掉恩情,从而顺从对方所提出的请求。 2)、承诺与一致性原理 你我都会面临保持言行一致的压力。一旦我们作出了一个选择,或者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要是我能叫你做出承诺后(即选择立场,公开表明观点,尤其是当众的承诺或者白纸黑字写下的承诺),我就帮你铺垫好了舞台,促使你不假思索地自动按照先前的承诺去做。 3)、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看到别人正在做,就觉得一种行为是恰当的。 当别人在做的时候,你也很有可能会无意识地想要去做。社会认同原理就是营造出别人都在做的现象,或者是在团队之中先建立核心团体,做起来,然后带动其余的人都做起来。 4)、当对讲话的人有偏爱时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而你会喜欢外表好看的人、和你相识的人、恭维你的人、你熟悉的人、和美好的事物有联系的人等等。 5)、人们倾向于服从权威的指引 在长久的生后经历中,人们体会到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从小开始,这些人(家长、老师)就比我们懂得更多。我们发现,采纳他们的意见是有益的,部分是因为他们更有智慧,部分是因为他们手里攥着对我们的奖惩。 一旦我们意识到服从权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好处的,就容易不假思索地服从一旦正统权威给出指令,哪怕权威人物说的全无道理,我们也会照着去做。在没有真正权威的情况下,有几种象征权威的符号能十分有效地触发我们的顺从态度——头衔、衣着和身份标志 6)、稀缺性原则 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简单来说,在你容易失去某个东西的时候,你更容易答应别人的要求。 上面阐述的这六种心理原则,是我们面对信息过载社会时的捷径,难能可贵。然而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在很功利地利用上面提到的原则,依靠营造假象激发人们的自动反应,达到让人顺从的目的。但人毕竟不是认知能力简单的动物,这种欺骗迟早露馅,而引起强烈的反感和反制。 提升影响力的正道应该是,按照上述原则的指引,切实努力提高我们办事的能力、对资源的掌控力以及养成一些良好习惯,稳步提升我们的内力——自身的魅力。 三、影响力的内力修炼 有一句话常被引用:“人类的悲欢是不相通的”。查了一下,是鲁迅先生说的。原文如下: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各自忙于生活,一个人是很难在另一个人心中引起波澜的,更别说是去改变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而总有那样的人,会让人喜欢、尊重、愿意和他合作,并会被他人仰慕并愿意追随。我们称之为有魅力的人。 研究表明,人们判断魅力不是靠含糊不清的第六感,也不是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靠捕捉特定的信号。这些信号藏在大量非语言的行为当中,主要可以分解为3个核心元素:专注当下、温情而有力量。 专注态度 专注的魅力并不取决于你在对方身上花多少时间,而在于相处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因全情专注度而产生的连接非常之重要,它能让你在人群之中脱颖而出,即使是一次5分钟的交流,也能产生“哇塞”的效果。它让你和对话者产生情感连接,让对方觉得此时此刻他对你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专注当下意味着我们要时刻注意倾听对方说话,不要分心,它会带来巨大的回报。如果你表现得专注,你周围的人就会感到被倾听、被尊重、被赋予了价值。 温情而有力量 有些人被认为有力量,这意味着他们有能力、有资源去影响我们周遭的世界。而亲和力,简单来说就是待人友善。一个人有亲和力意味着,他愿意用他的力量帮助我们。 影响力和亲和力是构成魅力的两个必要条件。只有影响力而没有亲和力的人虽然也会引人注目,但不一定会给人留下有魅力的印象,反而会令人产生一种高傲、冷漠甚至自私的印象。只有亲和力、没有影响力的人可能人缘很好,但不会被人看作有魅力的人,他们可能会给人一种软弱、善于讨好他人的老好人印象。 温情和力量需要结合,不可偏废。 四、对影响力保持敬畏 影响力的达成,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认为通过掌握某些技巧就能单方面提高,所到之处众人拥戴,那么就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在沟通互动的过程中,不可忘记一点,不论我们多么有技巧,多么有影响力,我们的成功都是来自对方的恩赏。 互动最基本的定义是,一定有双方或多方角色的参与,不是单方面的事。影响力同样如此。互动的本质就是:一方发起定义,另一方选择认同或不认同。如果对方认同你对关系的定义,看起来就像是在这段关系里,你掌握了主动权。但其实——永远不要忘了这一点——这里有对方给你的权力。 如果是在一个真实的课堂上,我走进一个闹哄哄的教室,走上讲台,清两声嗓子。我发起了一个定义:「别说话,都看着我,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说话」。换句话说,我试图把现在的情境定义为「上课」。 如果学生们不认为我是老师,或者还不到上课时间,他们就拒绝授权给我,该说笑还是说笑。只有等他们认可我是老师,该听我讲话了,他们才会迅速安静下来,配合我的定义。 这就是人际关系当中最大的奥秘: 没有人可以单方面做主,不管看上去有多像如此。 如果把「影响力」这种东西(它可能有很多别的名字:权力、领导力、控制力、摄受力、说服力、人格魅力、气场、高情商)当作客观的存在,一个人就会走到非常狂妄的路上。他追求通过自己单方面的修行,可以掌控一段人际互动,眼睛里就看不到活生生的人,本质上是要把别人变成可操作的对象。 正如冲浪的人从来没有改变海浪,而是只是如浮萍般借助了浪潮的力量在得以航行而已。如果一个冲浪的人失去了对海浪的敬畏,认为海浪是可以操纵的对象,那也就离末路不远了。 五、小结 沟通/影响的困难并不在于其技巧复杂和难于掌握,而在对沟通对象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9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抖音红人影响力榜又来了顺便聊聊网红
- 下一篇文章: 鲸卡生活,KFC,外卖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