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内容分享打造你的影响力
白癫疯游泳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我的实践教学心得,分享给你。 PhotobyElijahMacleodonUnsplash 偏见这学期我讲的研究生《网络传播与舆情分析》课,加上了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实这本来不在计划以内。 因为在线授课,我采用了翻转教学,用了一门慕课作为学习材料。 结果在内容传播章节,我提问「怎么才能在内容平台获得更高的影响力?」 学生们居然一套一套给我讲慕课里面看来的理论,说只要能做到A、B和C,就能获得点赞、转发、增粉、投币……进而获得影响力。 隔着屏幕,我气乐了。 我怎么办? 听之任之? 当然不行。那不成了误人子弟? 在《MOOC教学,什么最重要?》,我曾经给你提到过,授课里面最重要的是反馈,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批评他们?用言语指出问题?用说理来扭转他们的看法? 当然更不行。 这种事儿上,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况且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还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 那怎么办? 作业我的办法,就是加了一项作业,一项持续了半个多学期的实践作业。 每周发布一项内容,只要不违法,题材不限,平台不限,检验传播效果。 这不是要惩罚谁,而是让他们「躬身入局」。如果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那么就是我需要接受教育;反之,他们自己就能被现实深刻教育。 如你想象的那样,一开始他们的热情特别高。 有的选择了写图文教程,讲Python;有的做动画剪辑;有的拍旅游见闻;有的干脆搞起来了吃播…… 每次上课,大家都把链接发上来,然后就是几分钟其乐融融的观影时间。 这不是主播训练营,而是网络传播研讨课堂。我让他们说明采用了之前奉为圭臬的哪些原则和方法,以及实际对应产生的传播效果。 每次让发内容,他们都很积极;至于传播数据,我不催,就没人交。 我自然得继续鼓励他们。让他们主动分析,是哪一点还没有做好,以及下一次他们准备怎么做。 于是我又收获了一番头头是道的高谈阔论,和踌躇满志。 然后下次上课的时候,让发内容,他们都依然积极;至于数据,我不催,还是没人交。 反思期末,我让他们提交了最后一次实践作业。 这次内容带来的粉丝增长量,最多的,也只是个位数;还有好几个,都是零。 虽然他们没能如愿迅速成为网红。但是,充分体验了一把「小透明」是怎么炼成的,对理解网络传播的特性,还是很有助益的。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挖苦他们,而是打算谈谈我的「参考答案」,也一并分享给你。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表达的欲望。 然而,并不是你表达了,就一定会有人听,有人看。 总结那些在内容生产和传播领域胜利者的「成功经验」,当然可以口吐莲花,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你会发现,那真的不是「你跺你也麻」那么简单。换句话说,那根本就不是充分条件,有的连必要条件都不是。 真正有效的方法,其实你反倒可以参考我在《什么样的开题报告会被毙掉?》里面提到的那几条: -价值 -必要性 -靠谱 下面咱们一一说说。 价值先说价值。 就是你要表达的内容,得对别人有用。这个有用很宽泛。有的人刚开始尝试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会对某个群体起到某个作用,但是蒙对了,于是就火了。之后,当有人采访,或者自己吹牛的时候,自然不能这么说,而一定要说这些都是未雨绸缪事先规划的必然结果云云。 好比说,有些美食节目,本意是教人怎么做饭的。结果很多学生看。一问才知道,根本就不是想学做饭。毕竟现在很多学校宿舍都不具备自己开伙的条件,平时只能吃食堂、附近小餐馆或者外卖。但正是因为选择少,口味又不佳,学生们就把这种美食节目当成了拌饭的作料,一边吃一边看。嘴里吃着找不到肉在哪儿的土豆烧牛肉,却被视频里面的珍馐美味搞得馋涎欲滴。于是这顿饭吃下来,利用想象力,变得有滋有味。 同样,如果你在做教程的时候,展现的是「自己会XX技能」,那别人为何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sj/5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明教育荣膺新华网l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