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读完1000本书,培养孩子的读书习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有很多家长朋友亲自上场,大展身手。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统统报上,只为孩子将来能够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技能,舞蹈、书法、歌唱、钢琴、小提琴、武术等等,只要家长朋友能够想得到的,全部都安排上。我无法否认这些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我无法评判各种兴趣辅导班的实际影响力,想要孩子成才是每一位家长的期望。 我有一个亲近朋友,她儿子过六周岁生日,我也去祝贺。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孩子的生日我大吃一惊。不是因为孩子的生日宴会很繁华,而是因为孩子的生日礼物全部都是书。 是的,没错。各种书,绘本故事、童话书、小人书、漫画书、小说等等,我们就一个个把礼物交给孩子,孩子自己在那里辨认哪些是他看过的,哪些是没有看的,没看过的,交给他妈妈,放在一面墙的书架上,看过的,他就礼貌地问我们可以不可以捐出去。不巧,我送的书刚好是他看过的,他礼貌地询问时,我笑道:这是送你的礼物,你有处置她的权利。 后来,我专门就她儿子这次奇特的生日而询问我的朋友。原来是她一直都希望孩子能够早点认字,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字一句地教,希望他比同龄人多认些字,但是慢慢的,孩子学会了拼音,汉字,学会了拼读,以至于很快的能够实现自主阅读。慢慢的虽然没有什么“5岁男童识字量惊人”的传闻,但是孩子却爱上了阅读,然后现在都已经开始自己写一些小日记。朋友书,可能他们儿子将来会成为一名作家。 我朋友大概整理下他们家的书架,有超过本的数量,其中包括故事书、小人书、科普读物、中英文绘本等。由我朋友孩子的经历,我明白了每个孩子天生都爱阅读,阅读也可以为他们的世界带来新的认识和力量。 第一:父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要具备大毅力 这就像我们每次听TED的演讲时,别人总是光芒四射,自律学习,分享的学习方法却发现怎么也不能落实到我们自己身上,因为这需要大毅力。我们总是尝试了一下就放弃了,没有持之以恒。 就像培养孩子读本书,这不仅仅考验的是孩子,更是考验父母,毕竟在最初的时候,需要父母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一千本书对大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阅读量,更遑论孩子,所以需要我们制定一个长期的可执行的阅读计划,我们要相信自己,勇敢踏出第一步。 比如把家里的电视、电脑搬走,父母陪伴读书,客厅变书房等,先创造一个可以随时阅读的学习环境,慢慢地让孩子把读书当成一个习惯。 比如每天固定30-40分钟的阅读时间,雷打不动地坚持,如果一次性的阅读时间太长可以分为两次,一天两次,一次20分钟。我们不需要立下一天要读多少本书的目标,那样读起来也会囫囵吞枣。 比如看百科知识方面的书籍时,我们要让孩子把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需要逼迫孩子去读书,就只是当作一日三餐的规律生活。 第二:遵循孩子的天性,及时调整节奏与策略 孩子毕竟是孩子,好奇心是他们的天性,爱玩也是他们的天性。家长朋友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陪孩子阅读后,总结一下孩子的阅读习惯,遵循孩子的自然需求,及时地调整策略。有时候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味求阅读数量,毕竟数量并不能代表一切,输入之后的产出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需要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进行他们世界的户外探索,玩得正疯狂的时候,家长怎么喊都是没有用的。但在尽兴之后,孩子也会热爱阅读,因为他在长期的阅读习惯中,慢慢地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他能够与书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也能够运用书中的百科知识,还乐于和朋友分享他看到的故事。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会需要学习简单的英文单词,那家长朋友们也要跟着调整策略,因为中文故事书读习惯之后,他们会主动找书看,但是英文的反而不会。首先,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认知和阅读方面会有困难,第二,我们没有一个英文语言的环境,所以孩子也不会主动去读。 针对英文阅读,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谈判,比如读一本英文故事书,可以看孩子最爱的绘本故事书,或者一集动画片之类的。慢慢的推进,一点一滴地实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英文故事自主阅读。 第三:保护孩子视力,读和听合理安排 不能因为让孩子读本书,就每次都让孩子长时间地去看书,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看书的时间,不能因为读书而过早的造成了孩子的近视眼,简单的故事就由父母来讲述。 由父母讲述的故事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后由爸爸或者妈妈来进行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孩子还会时不时地打断你,跟你沟通互动,父母们也要跟孩子沟通,讲解孩子疑问的地方。 跟着孩子一路读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工作时的焦虑焦躁和压力,都在这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里平静缓和了下来。 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是天生的,读书,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孩子会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 如果能坚持一周、一月、两月、一年、三年……日积月累,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父母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孩子真正地享受阅读,爱上阅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ppyxl/12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讲课怎样才能有高度和有深度
- 下一篇文章: 认知驱动以写作为例,谈谈做有价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