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石冰冰

  6月3日,人民文旅研究院发布《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文旅传播指数榜》(5月),在50座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中,济南以94.54的综合影响力得分夺魁。

  济南,正突破原有低调保守的形象,冲击“顶流”城市。

  与济南文旅发展相呼应的,是济南亮眼的经济表现。去年,济南GDP突破万亿,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

  同样,在以成都、长沙、西安为代表的“顶流”省会城市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文旅表现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携程联合新华财经发布《“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成都、西安、重庆、长沙等省会城市纷纷入围今年“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省会城市大火,虽猝不及防但又有据可循。前有迈向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成都,后有GDP突破1.2万亿的长沙,这些省会城市不仅拥有流量,更拥有成为“顶流”的资本和能力。

  毕竟,实力不允许这些城市低调。

网红省会的“秘籍”

  参照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的发展,我们会发现,“顶流”现象绝不浮于表面,一手抓实体经济,一手抓文旅是本质,流量的背后是经济的进步与产业的发展。

  以成都为例,年,一首民谣《成都》,唱出了无数人对成都的眷恋。去年,因为一段不到10秒的视频,20岁的四川甘孜藏族男孩扎西丁真迅速走红,也让成都再次爆红。

  央视财经新媒体联合《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发布中国青年消费大数据,在年轻人最向往的城市排名中,成都位列第一。

“五一”假期成都春熙路热闹非凡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而年轻人对于成都的向往,不仅仅存在于短视频中。今年“五一”假期,成都以.5万人次的接待量,位列全国第一。

  近年来,成都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表现越来越亮眼。年GDP达到.7亿元,位居全国第七,稳居新一线城市之首,综合实力在中西部地区举足轻重;常住人口突破万大关,反超广深,成为我国第四个两千万级人口大市。

  如今,成都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地标城市,拥有英特尔、IBM、戴尔、华为等60余家世界强和国际知名公司,规模以上企业余户,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

  再看长沙,在后现代娱乐狂潮中,长沙是一座非常懂得自我营销的城市,年,茶颜悦色大火,年轻人乘着飞机、坐着高铁去长沙打卡。

  当然,长沙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网红城市的含金量。去年长沙GDP突破1.2万亿,常住人口达到了.79万人,比年增长了.38万人,年均30万的人口增量,更是能排进全国前十。

  得益于互联网、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产业第五城”成为长沙的新名片。CSDN总部项目、万兴科技总部项目、文思海辉区域总部项目、百度ARM云手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长沙,超过30家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在长沙设立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

  城市产业聚合与其人气上涨构成了流量叠加效应,让长沙不断涌动着旺盛的生命力。

济南:不负盛名

  济南的高质量发展,同样证明了城市盛名与经济实力的匹配。

  从经济发展来看,年,济南GDP突破万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从人口总量看,年济南常住人口.2万人,十年间,济南人口增长.99万人,占全省人口比重提升至9.06%;从人均GDP来看,济南同样表现优异,人均GDP高于成都、合肥、郑州、西安等热点省会城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虽有山有水,但济南并不是一个显山露水的城市。泉水滋养下的济南,稳重且温润,低调不张扬,与这份城市特质相符的,正是济南的“干劲”。

  “十四五”开局之年,济南大步迈向强省会,剑指国家中心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会叠加下,济南的发展迎来越来越多的利好。

  在此次文旅传播影响力排名中,济南如黑马一般,跻身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文旅传播影响力榜首,彰显了济南文旅发展的力度和成效。

  “强省会”战略下,济南的文旅发展被寄予了更多厚望。

  “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省委明确提出到年建成文化强省,以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为主攻方向,突出济南省会经济圈和青岛胶东经济圈两大文化旅游发展极。

  作为山东省会、首批15家全国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之一,济南承担着打造全省文旅示范标杆的重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济南也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参照近年来成都、西安等省会城市的发展,更能说明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性。以文旅为切入口,进入城市“顶流”之列,这些“顶流”省会城市为济南的发展提供了崭新思路。

不再低调的济南

  许多人对于济南的印象是:这座城市太低调了。

  齐鲁大地孕育出像青岛一样迎风逐浪的城市,自然也少不了像济南一样低调含韵的城市。从古至今,济南都是文化圈里的“网红”,《中国古道: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中,英国的伊莎贝拉·韦廉臣女士这样记录了自己游览济南后最直观的感受:济南府简直就像是中国的巴黎。老舍对于济南的喜爱,在其作品中可见一斑。

  足以见得,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济南跻身“顶流”的根。只是,如今的济南不再甘于低调。

  作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娱乐方式,音乐节是文旅行业的重要分支。从去年开始,济南音乐节的“日程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井喷式”的音乐节正让济南以更加轻盈的姿态,融入到年轻人的世界,进入万众追捧的殿堂。

济南迷笛音乐节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五一假期,#济南迷笛音乐节#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万,据主办方统计,本场音乐节来自省外的乐迷占65%左右。为配合迷笛音乐节,五一期间济南地铁延长了运营时间,调整了行车间隔,众多网友及乐迷纷纷点赞。

  “总要找个理由去济南吧”“好客山东很‘浩克’”,一改往日低调形象,年轻、活力、时尚正在成为济南的新面庞。

  以迷笛音乐节、甲虫音乐节、火箭音乐节等音乐节为代表的“文旅抓手”,让我们看到济南文旅产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我们看到济南正向着更加开放、自由的城市形象转型的努力。

  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了山东省文旅发展规划里,在《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年)》中,明确将音乐节作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的主打文化产品,通过“文化+旅游”和“文旅+”,培育文旅新业态,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从政策的支持到配套设施,济南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城市无法被定义,包容含韵的城市底色赋予济南更多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强省会”济南将继续推动北方经济第一大省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wlyxl/1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