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分手吧,我们不适合……”“动不动我就提分手?我不就是让你晚上少吃点烧烤而已?”“呵呵…………”

一个月黑风不高的夜里,胖子的女友收拾好了行李,在接近凌晨1:45分的时候,摔门而去,留下了胖子一人在房间里呆坐,而说起事情的起因,简直不值一提!

下了班,胖子便回到了家,和女友刚吃过饭没多久,胖子就听到了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外卖小哥,小哥笑着说:您好,x女士的外卖。

胖子接过外卖,拆开一看,又是一些烧烤,出于对女友的关心,胖子对女友说到:你怎么又吃烧烤啊,这东西又不好,再说不是刚吃过饭吗?

女友马上回复到:我吃点烧烤怎么了,怕花钱啊?我自己点的,又没用你的钱。

胖子一听,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嚷嚷到:平时你没花我钱?我说你是为你好,烧烤吃太多好吗?

女友一看胖子嗓门提高了,自己情绪也上来了,说到:你别解释了好吧,不就是怕花你钱吗,直说啊……

就这样,干柴烈火没有让感情更浓,而是让事情发展到了开头的那一幕!

嘿!这样类似的经历你有吗?比如明明你是为对方好,可是话一出口,就变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没错!恐怕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些时候是因为恋人,有些时候是因为朋友,有些时候是同事之间……不过,不管是和谁,你有没有真正的思考过为什么总是出现这种情况?

别着急!我将在下面的内容里为你揭秘!在这之前,不妨接着先看个故事!

我们都对了,还是都错了?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之前在金华这个地方待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这里的景区基本上平日里我都去游玩过,可能没有当地人那么熟悉,但是比一些外来的都要熟悉的多。

前几个月有一个朋友过来,我们曾经在一块工作过,难得有机会聚一下,自然要喝几杯,而我们聊天的时候,却因为一个事情,彼此都坚持自己的意见,都觉得是对方搞错了。

那是金华一个还算比较有名的地:黄大仙。

这个地方我只去过一次,因为我对这个地方是不甚满意的。那是去年夏天,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开车去玩,准备白天观光一下风景,傍晚时候大家一起烧烤一下,放松一下连日高压的心情。

因为是周末吧,那天我们去的时候,天气特别热,路上车特别多,特别是到了地方,我们停车的时候,几乎是找不到地方,我们从路的这头又开回到另一边,还是没有地方可以停车,那时候我已经很烦躁了,汗水不停地落。

于是我下车去找那个停车场的人交流,最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地方挤了过去。

另外,那天去是有带着一个礼物的,一个苹果手机,准备晚上回去时候,送给我的外甥女让她用的。可是我们在寺庙前石桌上歇息时候,不小心把装手机的包忘在了那里,意识到后,我们马上回去取,可是手机连同背包已经一起不翼而飞了,四下询问,也没有结果。

当时我是非常郁闷的,觉得道观这种圣地,来的人却素质这么低下,越想越气,我就找了个理由,告辞我的朋友,自己开车回去了,没心情玩了。

再后来,我就再没去过这地方,我觉得没什么好玩的,而老家的朋友谈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也顺口说道:这地方没什么玩的,小偷又多,车都不好停,还不如去别处。

我这个老家的朋友听我说完,是很不认同,他说:没有啊,我觉得去金华,不去这地方玩,相当于没来过嘛,特别是在上面吃烧烤,快意的很。

后来听他说完我才知道,他上次去的时候,人没那么多,他们很轻易就停了车,他们当时买了香火去上香,并且求了签,他还得了个上上签,个签中也就一个。傍晚的时候,他和他的朋友一起在上面喝啤酒吃烧烤,周围很多人,非常热闹,他觉得再没有比那更爽的体验了。

后来,这位朋友走后,我就在想:到底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

停!看到这里,心里有没有起来一丝波澜?往下看!

我经常讲,人性很复杂,但是本质逻辑本简单,想要操控人心,起码要先把一些本质的东西给搞清楚,很多人想要更好的沟通方式,想要操控别人,可是他们连大脑的信息处理模式都不懂,那岂不是只能像那些文人骚客一样,对着好花好景,空能唏嘘一般,有何用呢?

所以,在接下来,我会先给你讲一下我们大脑的信息处理模式,打起精神往下看!

大脑的信息处理模式,导致我们所谓的世界成了“假的”存在!

经过研究发现,在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时候,大脑需要对外界接收来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加工处理,就像经过过滤网一样,这个过程呢,就包括了三种处理方式:删减、扭曲、一般化。

一、删减

我们每天通过手机、报纸、电视等接收着几百万条的信息,而我们的大脑意识部分根本没有办法一秒钟内就将所有的信息完全处理。所以,大脑对外界信息就行了惯性筛选,也就是删减。

我举个简单例子:现在视线向前看,你看到了什么东西?什么形状?现在再仔细向刚刚看过的范围看,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其实都在,但刚刚却视若不见?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的大脑每分每秒都在做着删减工作,只不过这都是在潜意识的层面进行,而我们的意识层面是很难差觉的。

二、扭曲

大脑沟通的第二道程序就是扭曲了。扭曲是很好理解的,它让我们具有了想象的空间,却也存在着很大局限,矛盾的产生大都与扭曲有关。

像我们平日说的“杯弓蛇影”,像那些价值不菲的艺术作品等等都是扭曲的结果,当然扭曲也会让人对同一事物产生相反的认知。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看见一个穿的非常性感时尚的女人自己从一家大的酒店出来,然后驾驶着宝马车飞驰而去,你能想到什么?有些人会说她可能是富豪包养的小三,有些可能会说她估计是个女强人,有些人可能会说她可能是富家千金……这一切其实都是扭曲的结果。

因为大脑扭曲的功能,会让我们产生很多的假设和想像,而人们也多会因此引发各种各样的情绪,最终失去理性。

(像我们之前讲过的“错觉策略”,其实都是利用到了大脑的扭曲功能,后面我们还会讲到)

三、一般化

人天生有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这些经验、经历、能力等最终都会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之中,最终形成一套应激程序,一经类似的,或者同样的事情触发,便又会自动跳出来,这就是一般化机制,也叫归纳。

这个程序也是有利有弊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借此学的更快,更多,我举个例子:

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这个人的音容笑貌等就会储存下来,以至于下次见面,我们直接就认出来了,而不用重新认识一遍。再比如,我们学习知识,比如我们说勾魂,下次我们再遇到抓取对方注意力的手段,都可以统称是勾魂了,通过概念,学习更多。

当然,一般化的坏处就是容易让我们画地自限,限制我们能力的发挥,比如我们去搭讪一次女生,结果就失败了,于是我们就得出了这样的经验:女生都是恐龙,都不好沟通,我天生跟她们交流不了,这辈子注定自己过。

若是这样,岂不是画地自限了,很多创业失败的人为什么不敢再创业,甚至别人一说创业,他们就去劝他们;为什么父母天天教育子女,不上学就没有出路等等,都是一样的道理。

所谓,世事都在变,曾经的经验也许适用于以前,对现在却丝毫没有主义,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些,不盲目行动,也不只凭经验之谈,却少了赌性。

OK,上面这些呢就是大脑处理信息的模式,让你明白这些,是为了让你知道一个真相: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是片面的、残缺的、不真实的,是大脑处理信息后,我们自己主观搭建的。所以,很多看似是真相的东西往往不是真相,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而都是通过大脑删减、扭曲、一般化后得到的。

嘿!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

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只是个“假的”主观存在,而这也是众多的矛盾之源!

比如很多读者私下跟我说:老师,我对我的客户说了很多,我感觉我要是他,我都会被说服了,可是对方根本没有反应,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过于坚持自己内心的地图,而走向了另外一个误区。

你要知道,我们所感知的世界都是我们主观构造的,而且每一个人的大脑地图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一些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知。那么这就导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是你所表述的意图,往往被对方曲解成别的意图,于是矛盾由此产生。

读到这里,你可以再停一下,再回到上面提及的两个故事中去,为什么胖子明明出于好心,却搞得女友凌晨出走?为什么同样一个景区,我却和我的朋友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评价?

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大脑地图是不同的,但又都在用自己的地图“强行吞掉”别人的地图!

包括很多人有时候不理解客户为什么生气,原本要好的朋友为什么会突然变得陌生,一句自己看来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让别人怒火中烧……其实这一切都有可能是因为你用你的地图强奸了对方的地图,让对方强行接受你的认知,那谁又愿意呢?

OK!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那么接下来的人生,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要求你学会从三个方面,给你的思维升一下级:

1、理解层次升级——懂得大脑的反应模式。

可能你之前从来没有思考过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与人的认知差别是怎么样的,但是从今天开始,我希望你对这些内容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你要明白,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大脑“主观”形成的,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事情没有所谓的对错,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下次不要别人有反对意见,你脑子里就跳出一个念头:他反驳我,跟他干!

真正有效的沟通,开始于接纳彼此不同的认知。

2、本质层次探索——以效果为导向。

人很多时候是非常感性的,这就导致我们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从而做出与目的截然相反的行为。比如开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