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珂勒惠支林风眠开始,看百年艺术的众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 如何看待近百年来中西交汇与影响,包括现代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文明的“冲突-交融”,并通过艺术作品进行陈列展现? 年11月6日,一场“众妙之间——中欧艺术邀请展”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通过“时间轴”的梳理,展现了百年艺术史的发展。从珂勒惠支、林风眠再到万曼,这些艺术家作品展现的是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源头;而隋建国、庞茂琨等人的作品,则是讲述了中国艺术家们在当代的不断探索。 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众妙之间——中欧艺术邀请展”分为“何以成为丰碑”“表情与表现”“奇妙,比现实更现实”“在废墟和碎片上创作”“抽象的理性范畴”“天各一方”“挤压出自’空’描述的’无’之形状”“星辰大海,万物生灵”8大版块,共展出包括林风眠、珂勒惠支(德国)、万曼(保加利亚)、方力钧、丁乙、庞茂琨等38位艺术家的共72组作品。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此次展览试图通过“时间轴”的梳理,展现百年艺术史的发展。展览学术总监、策划陈海蓝告诉澎湃新闻,“展览标题‘众妙’所指向的是能够包容更为广泛的以及尚不确定的艺术样式;它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项目组成,理所当然包含了东西方文化和艺术发展的特色,所谓文明冲突与文化交融,最终还是会体现出在今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有效性。” 展览入口处的“时间轴”中西艺术的交融走入展厅,便可以看到鲁迅喜爱的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与中国艺术家林风眠的作品。 展览现场,珂勒惠支《死亡夺妇人的孩子》年9月,为纪念柔石等革命战士被密谋杀害,鲁迅选择将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刊登在当月的《北斗》期刊上,她的作品曾给予中国人民巨大的鼓舞。作为一个20世纪初游离于先锋艺术之外的艺术家,珂勒惠支一直尝试在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与表现之间找到平衡点。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3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学习阅读到阅读学习让学生有好书读会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