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的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即病原孢子)。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孢子。 防治措施: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点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   一是栽培管理措施。

 (1)选用抗、耐大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清除病残株,消灭菌源;开春后及早处理完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秆,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秸秆肥。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与花生、马铃薯等套种或宽窄行种植可减轻发病;合理灌溉,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二是药剂防治。   在玉米抽雄前后开始喷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千克。隔7-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3次。

转载自中国农业推广网,作者:牛海生

赞赏

长按







































专家详细介绍白癜风丸说明书
白颠疯是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