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网络知识体系

气候特征类题目答题模板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般从气温、降水、光照三个方面来分析。在高考中常以“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的设问形式来呈现。

1.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2.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3.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

(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应用流程]

[标准答案] 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全年温和等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

降水特征

降水量

降水量多(少)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

光照特征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

注:高温——月均温20℃

温和——月均温0~20℃

寒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mm

少雨——月降水量10~50mm

多雨——月降水量50~mm

丰富——月降水量mm

(·南京一模)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1月或7月),判断理由是什么?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利马

萨尔瓦多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利马位于20℃等温线以南较高纬度,气温低于20℃,再对照利马气候资料气温年内变化,可判断图示时间为7月份前后。第(2)题,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最低气温都大于15℃,位于热带;注意两地气候资料图中纵坐标的不同,可读出降水的巨大差异。萨尔瓦多并不在赤道低气压带范围内,该地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是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第(3)题,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沙漠气候一般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延伸至4°S附近,是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答案:(1)7 此月利马温度低于20℃,对照气温曲线,应在7月。

(2)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利马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受寒流和离岸风共同影响

萨尔瓦多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受暖流影响

(3)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沿海平原狭长;受秘鲁寒流影响。

真题检测(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宜昌期中)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1~3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8月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解析:第1题,温室效应是指地面辐射的热量被大气吸收,再被大气以大气逆辐射形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大气热量增加的过程。故B正确。第2题,辐射差额大于0,说明热量不断积累,则气温升高;而当辐射差额小于0时,热量不断散失,气温逐渐下降。图中辐射差额从8月开始至次年3月,都为负值,4月为0,故4月气温最低;同理8月气温最高。第3题,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说明总体上热量处于散失状态,气温应不断降低;现在没有降低,只能是有其他地区的热量传递到此地;而自然界大气环流(风)、大洋环流(洋流)具有热量传递功能,故A正确。

答案:1.B2.B3.A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两地()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

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C.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

D.乙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5.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30°S~40°S欧洲西岸

B.25°N~35°N亚洲东岸

C.40°N~60°N美洲西岸

D.35°S~55°S美洲东岸

解析:第4题,从气温、年降水量线看,甲、乙两地全年温和,甲位于山脉西侧迎风坡而降水多,乙位于山脉东侧背风坡而降水少;据此可推断该地盛行西风,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地终年降水均匀,A错误;甲地多阴雨天气而光照弱,C错误;乙地年降水量少于mm,为草原景观,适宜发展畜牧业,故D正确、B错误。第5题,7月气温高于1月气温,则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可确定甲地位于迎风坡,则西坡为迎风坡,可推断该区域位于大陆西岸。故C正确。

答案:4.D5.C

(·石家庄一模)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下图示意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据此完成6~7题。

6.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7.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

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

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

解析:第6题,片石由较大的砾石组成,砾石间孔隙较大,孔隙中充满空气。冬季外部气温低于路基孔隙气温,则外部较冷重的空气进入片石通风路基孔隙中,置换孔隙中原来的较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使路基温度降低;夏季相反,外部气温高于片石通风路基孔隙气温,则外部热空气不易进入路基。故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第7题,东西走向的铁路,南侧路基处于向阳坡而温度高于北坡,故为了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应使南坡片石护坡层厚度大于北坡。

答案:6.D7.B

(·南阳期中)读某地区等压线示意图,回答8~9题。

8.雾霾多出现在水平方向静风的地方,则最容易出现雾霾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9.下列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为晴朗天气

B.乙地为上升气流

C.丙地风力大于丁地

D.甲地气压低于丙地

解析:第8题,图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而基本无风,故最容易出现雾霾。第9题,等压线越稠密表明单位距离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强,图中丙地等压线较丁地稠密,故风力大于丁地。甲地位于低压槽部位,多阴雨天气。

答案:8.B9.C

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读表回答10~11题。

城市

位置

海拔/m

月份

1月

4月

7月

10月

12月

年平均

A城

37°47′N

16

气温

10.4

13.2

14.9

16.3

11.4

13.8

°25′W

降水

0

23

B城

33°39′N

气温

7.1

16.1

26

17.1

6.7

16.4

84°25′W

降水

62

10.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11.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

C.洋流D.纬度位置

解析:第10题,表中数据显示A城市冬季多雨、夏季干燥;而气温呈现出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即受副高与西风带影响。第11题,表中数据显示B城市降水量远多于A城市,月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即受季风影响所致;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

答案:10.A11.B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长春模拟)读世界略图,回答问题。(24分)

(1)比较④⑤两地气候类型。(12分)

④地

⑤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填风向)(2分)

(3)③地的气候为____________,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④地被称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解析:第(1)题,结合④⑤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⑤位于非洲最南端,为地中海气候。第(2)题,②地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③地位于北非,为热带沙漠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的。第(4)题,④地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环流,在季风环流影响下,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

④地

⑤地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分布规律

北纬25°~35°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西南(西)

(3)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4)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

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地区及苏丹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喀土穆和朱巴气候资料统计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比分析喀土穆和朱巴气候特征差异及其成因。(8分)

(2)材料一图中丙地与丁地相比,区域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根据甲、乙两地的地理位置,推测两地气候类型及其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8分)

解析:(1)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喀土穆降水较少,整体气温较高,而朱巴降水丰富,年均温明显比喀土穆低。结合两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出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成因。(2)丙地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降水较丰富,但位于内陆,交通不便,制约了其经济发展。(3)结合两地地理位置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可判断两地气候类型。结合两地气候特点综合分析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1)喀土穆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年降水量较小;朱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年降水量较大。朱巴靠近赤道,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年均温要低于喀土穆。

(2)热量充足,降水较丰富 位于内陆,交通不便

(3)甲地位于15°N附近的非洲大陆,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因而甲地河流流量较大,季节变化明显,无结冰期;乙地位于尼罗河下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因而乙地河流流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大,无结冰期。

声明:高中地理(gzdl)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高中地理隶属于三好网,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中地理学科服务平台,每天提供最新干货知识、学科指导、备考策略及在线答疑!

优质文章推荐

知识纵览:高中地理思维导图

必修一总结

必修二(上)

必修二(下)

必修三

选修《旅游地理》

选修《环境保护》

学习交流

进群密码:地理姐

赞赏

长按







































瑗垮畞娌荤櫧鐧滈鏈濂界殑鍖婚櫌
鐜绱犺蒋鑳跺泭浠锋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