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417/7064742.html

编者按

从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至今,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已走过30年历程。从最初的现货交易到远期交易,再到年推出期货交易;从开业的5个农产品到目前品种涉及粮、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纺织、冶金、建材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从开业当天成交手,到今年6月的日均超过万手;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报春鸟”,到现在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衍生品市场。30年间,郑商所不忘初心使命助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即日起,本报推出“‘砥砺三十年奋进再出发’——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30周年”系列报道,系统梳理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诞生,中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到郑商所30年来不断自我完善创新发展,发挥市场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点滴。

助力企业有效抗“疫”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遭受了一轮严峻考验,郑商所则在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的过程中,运用期货特有的功能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是期货市场基础功能之一,越是现货市场波动剧烈的时期,功能发挥也往往越充分。”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以今年为例,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产业链运转不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实体企业现货流通不畅,经营风险陡然增大。在此背景下,期货市场保持正常开市、市场平稳运行的状态,为相关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经营发挥了独特作用,贡献了“期货力量”,同时,实体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市场总体成交、新开户数、法人客户成交持仓量占比等指标都有较大提升。

除了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外,郑商所还在缓解企业生产流通等方面提供了帮助。郑商所相关人士介绍说,商品期货实物交割是期现价格收敛的保证,顺畅的交割流程也为实体企业提供了额外的购销渠道。在现货市场因各种原因流通不畅的情况下,期货市场补充购销渠道的作用更为突出。以动力煤为例,动力煤期货是国内实物交割量最大的期货品种,历次主力合约均发生交割,截至年6月份,累计交割27次,参与企业家,交割量合计.5万吨。

据了解,疫情期间,浙能集团旗下浙能富兴燃料公司利用动力煤期货买入套保,建立虚拟库存,在锁定用煤成本的同时,动态配合现货库存变化,择机交割填补现货供应缺口,及时补充了库存,缓解了保供压力。该集团相关负责人甚至比喻说,郑商所已成为集团除了“动力煤四大家”之外的“第五大供应商”。这其中隐藏的含义不仅仅是电力企业通过期货交割、库存管理等方式丰富了经营手段,更是相关产业对衍生品工具认知的提升——更为立体的生产经营模式,让企业的发展更为稳健,让产业链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

由于企业生产需求存在多样性,期货市场也因地制宜地为企业提供结合自身实际困难的方案,例如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问题一直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银行贷款资质要求门槛较高,通过现货仓单抵押又面临货权变更、货物价值变化等问题。一些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的标准仓单进行抵押融资,可以通过充抵保证金、回购融资、质押融资等形式盘活资金。这不仅是因为期货仓单有交易所信誉的背书,更重要的是期货交易机制和仓单属性对仓单自身价值的锁定,银行等机构的放款资金安全性可以有效保障,企业也可以解决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随着场外仓单交易业务的不断推进和银行资金的进入,越来越多企业通过仓单质押等方式缓解压力。

记者了解到,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方面,郑商所的棉花期货表现突出。年年底以来,棉花注册仓单量折合棉花在万吨上下,居市场首位;今年疫情期间,上海纺投贸易公司利用期货市场标准仓单交易,与相关银行对接,开展买断式回购业务,以3.%的较低利率获得融资款,获得流动资金超过7亿元,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郑商所通过不断创新市场服务形式,针对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邀请行业专家现身说法,就企业如何利用好期货市场进行分析和讲解。同时,加强市场服务,想企业所想,供企业所需。通过增设交割厂库、增加临时存货点、降低交割成本、调整仓单保函比例等方式,便利相关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面对本次疫情,期货市场包括郑商所贡献的“期货力量”只是30年发展进程中的一页。

肩负多年市场化改革重任

如果说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实体企业再次尝到了期货市场的“甜头”,不如说这一切源于期货市场建立的初衷——发挥其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的功能作用,服务实体经济。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期货日报记者讲起郑商所的发展历程。早在年,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顺畅粮食流通体制,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就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探索期货交易”。可见服务国家改革进程、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探索起步的初心。年,改革低潮之时,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由现货起步、引入期货机制,旗帜鲜明地传递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的信号。年,改革提速之后,在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郑商所挂牌,正式推出期货交易。

“年,也是郑商所成立的第5个年头,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郑商所探索出新中国第一部既符合国际期货一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创新意义的期货交易规则,为中国期货市场整体规范发展提供了制度模板。”这位业内资深人士说,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所有的交易规则和主要制度规定都来源于此。同时,在市场文化建设和配套上,郑商所还推动出台了第一部地方性期货法规——《河南省期货市场管理条例》,推动创办了最早的期货行业专业报纸《期货导报》(今《期货日报》)。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过程中,现货市场发展不充分、不规范,存在市场信用体制不健全、价格机制未充分发挥、市场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但具有高度组织性和规范性的期货市场,则为现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效的目标指向。有效促进了现货市场的市场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提升。

年,红枣期货在郑商所上市交易。多年以来,红枣现货市场缺乏权威价格,在红枣期货上市后,郑商所联合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开展了红枣现货价格的监测,并于年11月27日正式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