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高新区

有方向,才谈得上前行。新一轮发展,南京方向清晰,聚拢发力,直指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今年11月,全球极负声望的科学杂志——英国《自然》增刊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有10座中国城市入选:北京(第1)、上海(第7)、南京(第12)等。南京国内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今年南京新增科创型企业2万家、增长23%;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0.7万人、增长66%;全市新型研发机构达到家,新增52名国内外院士前来创新创业,涌现了11家独角兽企业和87家瞪羚企业。

南京创新影响力正在显现。虽远未到欢呼收割的丰收季,但一路的收获正是勇往直前的最强动力。

执著创新,打造城市最鲜明气质

雨花台高新区创业大街

创新驱动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底色,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南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就是解决“定位”,即南京要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2”就是确定“关键”问题,即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解决“高峰”问题,集中力量办大事,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提供源头支撑,融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发展相关战略。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解决“转化”问题,把科技作为一个产业来打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通创新链、产品链、价值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互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另一个“1”就是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解决“活力”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建设创新氛围最佳、创新效率最高、枢纽功能最强、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营商环境最优“五最”城市,使创新成为南京最突出的城市气质和发展驱动力。

结合国务院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南京提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发展愿景。通过总规修编,把“创新名城”的目标定位固化下来,确保在今后5年、10年乃至相当长时间内,久久为功把创新抓下去。

在创新名城建设的具体设计上,南京选树“两个标杆”:国内对标深圳、重点学习其抓创新的战略定力、超前意识及市场思维;国外学习波士顿,重点学习其有效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引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

纲举目张。弄清楚了为什么建、建成什么样、怎么建的问题,南京全面实施“十项工程”,落实“”战略,包括“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创新人才集聚工程、战略科技引领工程、创新企业倍增工程、高端产业培育工程、一流园区建设工程、重点改革突破工程、开放创新提升工程、创新惠民拓展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并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融入产业,创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江宁高新区

创新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产业体系的竞争,抓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南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考虑南京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明确“4+4+1”的主导产业体系,聚焦主导产业创新需求,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部署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组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形成各环节有龙头企业、关键点有核心技术的产业链。同时,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依托南京前沿创新优势,大力探索培育人工智能、未来网络、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打造新的创新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四大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2%,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84%、56%。

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创新集群。种好“移栽大树”“育苗造林”“老树发新芽”等“三棵树”,培育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小树小草、既有巨无霸也有蚂蚁雄兵的“科创森林”。上半年全市新增科创型企业1.3万家,同比增长31%。“移栽大树”,主要是放眼全球,招引科技和产业大项目,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个,其中大多数是科技型项目。“育苗造林”,主要围绕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上市企业的链式培育,打造创新主体。上半年,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3家独角兽企业、25家瞪羚企业和一批培育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好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wlyxl/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