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一个不快乐的人,写了一本不快
后台回复“书单” 可以召唤深夜书桌完整书单哦~ 文 李小墨 有时候,我会仅仅因为一本书有名而决定要读它。 比如今天我想聊的《人间失格》,它在不同的文章和书籍里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及,我的好奇心也跟着水涨船高。我实在想知道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得以赢得潮水一般的读者。 我抱着这样的心情,买了这本书,可是一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读它,所以这本书就在书架上悄悄地放了几个月。 很多人会因为买的书一直放着没读而感到羞愧,我不会,因为我不觉得放着是在荒废,我觉得放着是在等待,等待那个最适合阅读这本书的时机来临。人在不同的状态下,适合读不同的书,书的气质和人的状态找到微妙的契合点,才会是一场阅读盛宴。 我最近的心境特别适合读《人间失格》。 我最近是什么状态呢?我突然变得很丧,突然不想为人生做任何努力,对那些上进的、打鸡血的事情感到厌倦。相对应的,阅读方面,我开始对那些实用的书感到厌倦。 我一直以来是相当迷恋自我提升这件事的,如何提升逻辑思维啊,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啊,如何保持专注力啊……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乐此不疲,可是最近我突然厌倦了。 我突然想读点没什么明显用处的书,写点没用的文章,我不想去思考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帮助,也不想去纠结这篇文章对我的读者有什么用处,我想看点感性的、情绪性的书,写点感性的、情绪性的文章。 人有时候可能就是这样吧,就算是喜欢做的事,做久了,也会突然想背叛,想逃离,想找个地方喘口气。 然后《人间失格》就成为书架上我最想读的书。 01 《人间失格》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人间失格》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是一本带自传性质的小说,所以要了解这本书,你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太宰治。 太宰治从20岁就开始自杀,自杀,失败,再自杀,再失败,他一共自杀了五次,直到最后一次才成功把自己杀死。死时,年仅39岁。 大多数人都在努力求生,太宰治却致力于求死,有人说:太宰治把自杀当成自己的事业。 太宰治是我们生活里很难遇见的一种人,我们作为普通的正常人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这句话我第一次读到就觉得触目惊心,一个人厌世到什么程度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啊。为什么一个人会那么想死?他到底在想什么? 《人间失格》好像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它成书于太宰治杀死自己的这一年,不知道太宰治是不是想以这本书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小说的主人公大庭叶藏的故事,和太宰治真实的人生经历高度重合: 一样出身豪门望族,又一样因为行为放荡而自绝于家族,失去经济供给后穷困潦倒;一样参加左派地下秘密运动,又一样中途脱离革命;一样多次尝试自杀,又自杀未遂;一样和诸多女人有过感情,太宰治本人五次自杀,有四次都有情人相陪赴死;同样一次和情人殉情时,女人死了,自己却被救活了。 但《人间失格》毕竟是小说,不是自传,存在许多虚构。可是哪怕是不同之处,也让我感觉存在着明显的镜像的相似,比如太宰治是作家,而虚构角色大庭叶藏喜欢画画,最终也以绘画为业;大庭叶藏因为妻子被性侵而崩溃,而太宰治因为妻子与人通奸而崩溃。 大庭叶藏多大程度上就是太宰治本人呢,这个说不好。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写的一本不快乐的书。 02 健康积极的人, 能读懂颓丧病态的《人间失格》吗? 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对于《人间失格》,读者有两种非常典型但截然相反的反应: 一种是完全不理解,不理解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不理解这本书有什么好看的,不明白读这本书有什么意义; 另外一种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知乎针对这本书的讨论,有个高赞答案说:“对于迟钝而健康,兴高采烈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那些敏感而柔软的人的世界的”,甚至有人说:“我很羡慕那些把《人间失格》评论为无病呻吟的人”。 我的反应跟他们都不同。 我不是高赞答案说的那种迟钝而健康,兴高采烈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我是那种敏感而快乐的人。 我经常能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快乐,经常能感受到爱在心里面流淌,当然我也能体会到发自内心的难过,但我觉得这不妨碍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这是我从《哈佛幸福公开课》里学到的最重要的理念:就算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也不是人生每时每刻都快乐的,你要允许有高峰有低谷。 我也很敏感,我对周遭有极其细腻的感受力,所以我可以体察到其他人的内心,哪怕是那些与我不同的人。 比如《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我可以理解他。我是一个健康积极的人,他是一个颓丧到极点的人,但是我能体察他的内心,我理解他为什么这么不快乐。我从来没有想过自杀,但我能理解他的自我毁灭倾向。 03 大庭叶藏是一个坚定的厌世者 大庭叶藏是一个坚定的厌世者。 他出生在日本的一个显赫家族,生在富贵之家,人人都觉得他是幸福之人,但是他并不快乐。他是一个很难获得快乐的人。 其实越是物质充裕,物质所能带来的快乐就越是少得可怜。 这很好理解,小时候我家里没电视,要去别人家蹭电视,那个时候觉得什么电视都好看,后来手机上各种影视剧唾手可得,再也没有那种快乐了。 小时候想吃零食而不得,有几毛钱零花钱就飞奔小卖铺,现在各色的零食一键就能下单,可是再也没有那种快乐了,富贵之家的孩子也是一样,越是物质充裕,物质所能带来的快乐就越来越少。 在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怎么样都行,反正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有什么让我快乐的东西”。 也许是大庭叶藏快乐的阈值被调得太高了,出身富贵之家,对他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大庭叶藏在这个大家族里没有体会到什么快乐,他有严厉可怕的、让人有压迫感的父亲,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母亲,有围绕着他、服务着他,却挑唆他过早尝试性生活,背着主人偷偷侵犯他的卑劣仆人。 旧式大家族的日常让他非常压抑,比如他们家吃饭,十来个人排在两列相对而坐,用餐的房间昏暗,午餐时十几个人一声不响地嚼着饭粒。 大庭叶藏想起这些,用的词语是想起来就“不寒而栗”。吃饭让他充满恐惧,以至于他连享受食物的能力都丧失了。 无法享受食物,只为了生存而进食,这种痛苦我去年刚怀小房子孕吐那段时间我体会过。 不要小看这种痛苦,作为每日都要进食的人类,当每日三餐都变成痛苦和负担,每一天都会变得无比难捱,我那段时间甚至出现许多很像抑郁的症状。 我第一次知道,体会不到吃东西的快乐,无法获得“哇,真好吃”的满足感,竟然是一件这么悲惨的事。 《加勒比海盗1》里黑珍珠上的船员,偷了不该偷的金币,被诅咒,无法尝到珍馐美酒的滋味,他们宁愿放弃永生,也要解除诅咒,就是这个原因。 而大庭叶藏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是这种感觉了。真是一个不幸的孩子。 如果人有一个开关是打开快乐的,那大庭叶藏的这个开关就是坏的。他很难感受到快乐,所以他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厌世者。 大庭叶藏是一个重度取悦症患者 大庭叶藏是一个重度取悦症患者。 这样子长大的大庭叶藏,内心是惊恐、脆弱、不安、困惑、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可是他的生存之道,却是扮演一个“开心果”来取悦大家。 他说:“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招数,就是搞笑,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说:“我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一个不说真话来讨好卖乖的孩子”。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大庭叶藏的父亲去东京出差,回家会给家里人带回很多礼物,有一次上京前夕就把小孩们召集起来问每个人想要的礼物,可是叶藏却答不出来,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怎么样都行,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有令我快乐的东西”,所以他就一声不吭。 结果父亲非常不悦,他问叶藏:过年跳狮子舞的面具你不想要吗?正适合小孩子戴在头上玩。 惹父亲不悦让叶藏非常恐惧,他半夜里偷偷遛进客厅,在父亲记录礼物清单的笔记本里歪歪斜斜地写上“狮子舞”。 父亲看到之后非常开心,觉得叶藏非常可爱,以为叶藏是故意玩的一个恶作剧,买玩具的时候忍不住就笑了,还开心地把这件事告诉母亲。 其实叶藏是个心智异常早熟的孩子,他能察觉到父亲有意送他面具,所以他就迎合父亲。 叶藏太聪明了,他总能准确地判断怎么做可以取悦别人,比如体育课的时候故意摔个狗啃泥,夏天故意穿毛衣走来走去、收集很多笑话然后一本正经地讲出来逗得家人捧腹,他把忧郁和过敏包装起来,伪装出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他自己把这些叫做卖弄小孩子的天真无知。 他把自己变成一个丑角,一个开心果,他逗得身边的人捧腹,可是他自己却没有真正开怀大笑过。 这种生怕别人不开心,不敢拒绝别人,而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取悦别人的做法,沿袭到他成年以后。行为和真实的内心严重割裂,他变成了一个重度的取悦症患者。 有一次一个明明看不惯他、看不起他的朋友,戴着为他好的面孔跟他说:“你玩女人也该到此为止吧。再玩下去的话,世间是不会容忍的”。 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所谓的世间不就是你吗?所谓世间不会容忍,其实是你不会容忍吧!你对自己的可怕、怪异、恶毒、狡诈和诡谲要有自知之明! 可是话到嘴边他却不敢说出来,因为怕激怒对方。 这个胆小鬼,永远只会在心里微弱但竭尽全力地抗议。 这不就是我们吗?小时候,面对类似“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样的提问,在尝试过大人的不悦之后,就学会了给一个让大人高兴的答案;读书时候写作文,把真实的想法藏起来,写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只求过关;面对朋友、同事、领导的不合理要求,明明不情愿,可是却无法拒绝。 我们都是某种程度的取悦症患者,这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之一。 《人间失格》里,叶藏意识到“所谓的世间,不就是个人吗?”之后,就不再那么小心翼翼,与从前相比多多少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了,他马上收到了大家的不满,同居女友觉得他任性了,朋友觉得他比以前吝啬和小气了,同居女友的女儿,叫他爸爸的小姑娘,觉得他不大宠她了。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呢?是第一份工作遇到一个经常提不合理要求的女领导。她好几次不分青红皂白冤枉我,前几次我都忍了,后来有一次,我明明都把工作安排好了,她还在电话里找茬。 我当时怒从心头起,勇气从胆边生,不耐烦地跟她说:“你到底想要怎么样,你直接说,我去做,行不行?!”她显然对我的顶嘴没有心理准备,非常生气地说:“怎么说话的,你爸妈怎么教你的?”我冷笑一声:“有事说事,不要搞人身攻击,也不要扯到我父母。” 从前她总是仗着我刚出社会没有信心,也很怕失去这份工作,想尽办法拿捏我,可是那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说出来我想说的话,她反而对我有所顾忌了。 我感觉到了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快乐,即使这种快乐有代价,我也愿意承担这个代价。 这方面的榜样也许是范晓萱。 当年她凭着“左三圈又三圈”的《健康歌》红遍两岸三地,可是这并不是她真正的音乐品味。所以后来她不顾反对,一改可爱路线,转型曲风大相径庭的爵士和摇滚。 外在表现出来的自己和内在真实的自己割裂是非常痛苦的,是取悦市场和观众,还是大胆做自己?范晓萱选择了做最想做的那个真正的自己。哪怕代价是迅速过气、沉寂多年,被别人当做转型失败的标本,也在所不惜。 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然常常是有代价的,那些洒脱的人,并不是不用承担后果和代价,而是宁愿承担后果和代价,也要忠于自己的内心。 06 大庭叶藏是个爱无能的患者 大庭叶藏是个爱无能的患者。 记得一个关于非法PUA的采访,那些男人通过心理操纵培训之后,以快速和女人发生关系为乐,可是最后付出惨痛代价的不止是那些女人,还有他们自己,他们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 这种痛苦无异于感情上的阳痿,当你失去爱别人的能力,失去感受爱的能力,你就再也无法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快乐和幸福了。 大庭叶藏说:“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是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 大庭叶藏是对女人非常有吸引力的男人,他长相极其英俊,又脆弱得像个孩子,总能激发女人的付出欲。他的异性缘好到什么程度呢?传说他用女人送的情书烧水洗澡,情书竟然多到可以烧水洗澡了。 他自己的说法是:我身上萦绕着某种可以供女人做梦的氛围。和一般的渣男不同,他并不享受自己的异性缘红利,甚至觉得痛苦,鲜有主动的爱情行动, 在《人间失格》这个故事里,大庭叶藏和很多女人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其中比较正当的是和一个纯良少女的婚姻。 他的调情本事堪比《沉香屑·第一炉香》的乔琪乔。 他一句话就撂倒这个叫良子的女孩了,他酗酒成性,因为喝醉而摔倒受伤,良子给他包扎伤口,并劝他戒酒。他说:“我戒酒,从明天开始我滴酒不沾。”“如果我戒了,良子愿意嫁给我吗?” 大庭叶藏如果按俗世的眼光来看,就是酗酒、嫖娼、出轨、滥用药物、堕落成性,甚至卷走女人钱财的人渣、烂人、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的窝囊废,可是他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女性读者,竟然也感觉到了难以拒绝的吸引力。 虽然他第二天就打破承诺开始喝酒,可是奇怪的是,我真的相信他说和天真的女孩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是真诚而温柔的。因为“如果我戒了,良子愿意嫁给我吗?”听起来多么像是温柔的请求,和虚弱的求救。 和良子在一起的时光,可能是大庭叶藏最接近幸福的时光,因为良子是一个无条件信任别人、不知污秽为何物的善良女孩,叶藏第一次对生命生出向往:“那就结婚吧,等到春天来临,就和她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看绿叶掩映的瀑布吧。” 可是他并没有珍惜他这位天真的小新娘子,很快就恢复了婚前放荡的生活。 他爱无能的体现是,明明知道弥足珍贵,可是却忍不住要去毁坏美好的东西。他只顾着和朋友喝酒取乐,妻子在楼下被人性侵他都不知道,没有及时施救。然后两个人都因为这个性侵事件痛苦不堪。 明明可以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看绿叶掩映的瀑布,可是最后却把这个心愿变成难以企及的奢望。 他爱无能的另一个表现是,他会逃走。 一个叫常子的女人让他觉得非常幸福,可是一夜之欢之后,他只想快快逃走,和对方就此分道扬镳,他说:“胆小鬼会惧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候也会被幸福所伤。” 他恐惧长期的稳定的亲密关系,他的策略是逃走或者毁坏,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躺在妓.女的怀抱才能酣睡。 很久以前,我以为只要得到他人的爱就会幸福,后来才发现仅仅是得到爱,没有感知爱,和爱别人的能力,一样无法从不幸的泥潭里爬出来。 06 大庭叶藏是个清醒的堕落者 大庭叶藏是个清醒的堕落者。 这个角色总是让我想起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说的两个概念: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太阳神阿波罗指向的是理性、秩序,酒神狄奥尼索斯指向的是狂热、过度和不稳定。 大学的时候读到这些,我是没有理解力来消化这个有点抽象的概念的,我记得这些,全因为我当是读到的时候非常困惑。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体内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冲动: 一种日神精神,追求理性、秩序,是正向的,是向阳的,追求个人的成功和自我成就。 每个人理想中的成功不尽相同,可能是普通人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组建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可能是企业家创业到上市敲钟,创立一个商业帝国,可能是数学家花几十年时间去证明一个定理,可能是一个表演专业的学生,想30岁之前成为影后……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向上生长的,往一个理想的方向去努力。 一种是酒神精神,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是任性、放纵的,是自毁和堕落的,是引领我们走向深渊的。 大庭叶藏是个酒神式的人物,他出身豪门望族,父亲希望他读书将来为政做官,然后他的生命却在不断失控,一路走向崩坏。 先从逃学开始,到结交坏朋友,学会抽烟、酗酒、嫖妓,挥霍无度,只能把衣物各种值钱的东西当掉继续挥霍,然后和一个陪酒女人殉情,对方死了,他却被救回来了,但因此摊上官司、被学校除名、被家族厌弃,最后和家族断绝关系。 他开始和各种女人同居,被女人供养或者自己画漫画或者临摹春宫图换钱花,抽烟、酗酒、嫖娼,没钱的时候甚至丧心病狂地把女人们的衣服偷去典当。 不断折腾下,年纪轻轻身体就塌了,得了肺结核,开始滥用药物导致上瘾,妻子被性侵导致崩溃再次自杀,被救回来,然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不再被当做一个正常、完整的人了。 至此,我们终于知道小说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人间失格”意思是失去做人的资格。故事的最后这个才将满27岁的人,已经头发发白,看起来四十多岁,被哥哥从精神病院里接出来,在破茅屋里等死。 世间有很多励志偶像,告诉我们努力奋斗,可以成功到什么程度,人生灿烂到什么程度。相对应的,也有很多自我放弃者,告诉你如果选择自我放弃或者不断作践人生,选择堕落到底,一个人的人生可能崩坏到什么程度,糟糕到什么程度。 自我放弃者,自我毁灭者,除了《人间失格》的叶藏,我还会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松子的毁灭之路,不像叶藏那么激烈和疯狂,她选择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慢慢腐烂: 她把自己隔绝起来,不出门、不工作、不社交、吃外卖和垃圾食品、任由自己肥胖和生病、把所有精神用来追剧追星、生活在肮脏黑暗的屋子里,变成一个边缘人。 为什么说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我们内心的两种冲动?因为我们一方面想过着上进的、正确的、充满秩序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想背叛着一切,不想努力、不想正确,失控,忍不住做那些对自己明显有害的事。 我曾经经历过松子式的失控,不想出门、不想锻炼、不会信息、停止和世界互动,事业正取得很好的进展,突然想不起来努力的意义。 然后放着那些重要的事不做,却追了一个又一个的剧、看了一部又一部的电影,打了一轮又一轮的王者荣耀,如果找不到好看的,就重温经典的影视剧,如果没耐心看剧,就刷电影图解。或者干脆刷手上白癜风注意事项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wlyxl/4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本书带你远征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
- 下一篇文章: APP安利看不下去书,就用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