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打造个人影响力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
影响力,就是用一种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达成某种想要的结果。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音乐 1 你想争取一个重要的职位,在你前面大概有更合适的20个人在排队。 你也许是第23名,你觉得有机会胜出吗?可以靠什么翻盘? 有位女性,在多方帮助下,获得了和老板直接面谈的机会。 15分钟后,她就获得了这个职位。 这位老板后来说: 在见面的一瞬间,我忘记了我是她的老板。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一起推心置腹地畅想未来。 这位老板,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这位候选人,是美国最高法庭中第一位犹太裔女性大法官露丝·拜德·金斯伯格。 金斯伯格曾有一句名言,「为你在乎的事而战,但以能让他人加入的方式。」 我相信这是她可以争取到克林顿认同的重要原因。 而这与Momself的创始人崔璀对「影响力」的定义不谋而合。 在她主讲的新课《打造个人影响力》里,崔璀说,「影响力,就是用一种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达成某种想要的结果。」 而是否拥有这样的影响力,会决定你这一生或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金斯伯格和克林顿 2 或许,在看到「影响力」的第一眼,你可能会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 又或者认为那是一些很厉害的人才能拥有的能力。 比如: 要有影响力就一定要经验老到、气场十足; 实现影响力的关键是要凸显自己的优势和厉害; 会说话、爱表达的人才最有影响力; …… 然而你对影响力的这种认知,恰恰在阻碍你身上影响力的发挥: 影响力不是大人物的专属,不强势没经验的人也能发挥影响力; 影响力不是凸显自己,而是让对方感觉到他自己的重要; 影响力不是能说会道,八面玲珑,「让对方说」,才是最有效的说服… 这是崔璀在课程中对「影响力」的全新阐释,因为这些正是她在过往10余年的职场经验中总结出来最关键的一种能力。 崔璀认为「人人都能有影响力,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影响力,不是因为你金钱、权力、能力不够。 而是因为你缺少了一种底层思维方式,就是合作思维。」 她常说:「人人都能影响,一切皆可合作。」 也正是这种思维,让她总能聚起一群人帮她达成目标;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实现不可能实现的结果。 3 比如创业这件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其中合作思维帮助崔璀争取到了非常多人的支持。 上个月Momself推出了洛杉矶市前副市长陈愉的课程,此前崔璀和陈愉约谈合作时的场景,让我见识到了影响力的巨大力量。 当时陈愉为了在国内寻求满意的合作方,已经跟十多家机构谈过了,一直没有敲定。 崔璀去见陈愉时,同事们都不觉得可以谈成, 「竞争对手都是千万级用户量的行业顶尖平台,我们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目前的实力肯定还有差距。」 「哪怕谈不成也没事,就去见一面试试吧?」帮忙牵线的品牌同事也几乎没有任何信心。 但陈愉曾是世界强企业的猎头,有特别灵敏的商业嗅觉,瞬间就觉察到了崔璀的独特之处—— 「崔璀有世界一流的见解和吸引人才的能力,我立刻就被她吸引了!」 崔璀身上散发的吸引力,她的信心和力量,正是源于她的「合作思维」。 在和陈愉面对面坐下的那一刻,她没有畏畏缩缩地担心「我们还不够大,也许合作很难谈。」 她用平等的姿态,看着陈愉,问她,「Joy,你来到中国,有什么样的打算呢?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什么。」 陈愉一愣,她知道Momself是一个关于妈妈的平台,于是她说: 「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我可以讲讲如何养育女儿。我的两个女儿都成长得很好。我还有很多东西可讲...」 崔璀认真地听完了她的想法,然后真诚地说: 「Joy,你不必这样。你不需要为每个不同平台提供不同的产品,那会失去你自己。 我要知道你想做什么,然后我们一起打磨出一套,属于你的,同时属于我们用户的课程。」 这段对话的结果,你已经知道了。 崔璀之所以有底气和陈愉进行这样的交流,是因为她觉得,不必等到说服陈愉,或者签下合同之后,合作才能开始。 崔璀相信,和陈愉的合作关系,在她们一起坐下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这就是影响力在崔璀身上真实而生动的体现。 不管作为老板还是作为同事,她都有让身边人快速支持协助她完成目标的能力。 现在,崔璀把十余年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方法,提炼、补充、打磨成了这门《打造你的个人影响力》训练营。 她将为你细细拆解,如何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影响周围的人: 坐在你面前的是一位难搞的客户,你靠什么在3小时谈判后扭转局势,拿下这个单子? 你已经压力巨大夜不能寐,却依然被误解、被指责,如何得到老板的支持? 你来牵头一个大型活动,怎么让N个不同部门通力配合,顺利完成项目? 家里的顽童做事拖拉,经常说了遍还不听,如何激发孩子的自主动机? 只要学会并且时刻用合作思维面对问题,就一定能从这些困境中找到突破。 4 我作为公司的主笔,是这门课最早的一批「用户」。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时常会在过去固有的思维模式里循环,遭遇相同的困境。 可一旦打开了这种束缚,事情就变得轻松起来。 比如在学课程中关于「应对批评」的内容前,我经常在会议和讨论时面对老板或同事的否定,陷入自我怀疑。 觉得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没能力的人,非常低落和沮丧。 而自尊心又常常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忍不住去为自己的想法辩解。常常把讨论会,变成了辩论赛。 在听完《应对批评》这一课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些状态,都是一种叫「杏仁核绑架」的大脑反应。 我们的情绪和理智都由大脑控制,当面对批评或者否定时,大脑中负责情绪的杏仁核就开始启动了: 它会把信息简单化处理,让人作出本能的反应,会把批评看做一种攻击。 但崔璀在这节课讲到的合作思维,慢慢帮我从这个「绑架」中解脱出来。 我开始意识到,主管跟我是合作关系,我们今天一起坐在这里是有共同的目标,想一起解决问题的。 他的这些批评和否定,一定是他从他的经验中发现了问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wlyxl/4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APP安利看不下去书,就用听的吧
- 下一篇文章: 个人影响力实验室Vol5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