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国内的经济走势不容乐观。更麻烦的是,这种经济低谷的状态,大概率还会延续几年时间,是否会更加严重,也未可知。

其实,即使没有这场经济不景气,大家要知道,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三年,大型集团型企业也只是7-8年。而对于公务员以外的打工族,这样短暂的企业寿命,显然是无法涵盖你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的。

尤其的,对于IT互联网这类职业技能和发展方向快速迭代的行业,一方面,职场老人的经验和技能面临快速贬值;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使得跳槽及再就业的年龄线一降再降。

因此,我们在主动或被动更换工作的时候,必须考虑的一点,是随着年龄增长,职场优势逐渐丧失,一旦所在的企业或组织土崩瓦解,很有可能无法找到令你满意的下家。

并且,有很多人,因为在知名企业工作过,参与过成功的产品和项目,将其视为职场资本,便感到十分安全,认为这份资历可保行走江湖衣食无忧。然而客观的说,知名企业和成功项目,参与者众多,具体到某个人在其中的贡献和收益,都是未可知的状态。此外,时移世易,当年的经验,对未来的价值,也同样无法直接呈现。

因此,职场发展的可持续性,无论押宝在现任企业还是前任企业,都是十分危险的。企业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为你提供职位,而职场也未必会一直认可你的经历。

对抗这种不确定性,除了保持身体健康、提升财务安全性和不断学习进步之外,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打造你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个人的品牌和影响力。简单说,让市场的认可,回归到你的个人价值,而非你待过的企业、参与过的项目的名声。

而提升个人影响力,我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作了。

科技行业早期的大佬,大都是因为泡论坛、码字而相互结识。如果说早期的触网是因为参与者素质高,本身就容易脱颖而出,那么年之后随着网络普及,一大票博客作者由于其持续输出内容,个人影响力显著提升,很容易为他们带来一些机会,无论在自己创业还是进入企业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无论是因为在论坛上写小说被黄章晋介绍到网易的小镇青年唐岩,还是因为语录加上牛博网被广大网友熟知的罗永浩,以及因为在牛博码字认识了罗永浩、后来又介绍唐岩给罗的王老板,太多的后起之秀,最初被公众所熟知,都是因为他们手中的笔,而非他们做过什么牛逼的事。

哪怕在当今视频、短视频崛起的年代,写作仍然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文字可被搜索引擎检索和记录,在传播上基本不受平台限制。好文字隽永而影响深远,我们当今仍然在阅读几百几千年之前的文字著作,而百年千年后的未来,能被反复消费的视频内容,无非也只是那些经典的影视剧作,个人创作的短视频,肯定是没戏的。

并且,在任何行业,最顶尖的从业者,往往没有精力或没有必要通过输出文字来建立影响力。但对于后来者和相比之下没有那么顶尖的、甚至是行业新手,码字实在是非常好的超越大多数人的捷径。原因也很简单,大多数人是不会输出内容的,少数人输出内容,但绝少数人坚持持续输出内容。

写作也并非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不需要博览群书文采飞扬,只要你逻辑清晰言之有物,其实也就超越了大多数作者。而持续的输出又会促使你进行持续的学习和思考,最终会令你从多个方面受益。

假以时日,通过不断输出有价值的文字,你最差也是建立了个人品牌与行业影响力,在求职时优势明显(除非老板脑残认为你这样是不务正业);而更大的可能性,就是你通过写作,扩大了自己的行业交际能力,甚至让更多更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向你开放他们的交际圈,从而给你更多的职场甚至人生选择。《腾讯没有梦想》一文的作者潘乱说过一句话:写作是最好的社交。幸运如我,几年下来积累的文字,可以被出版社赏识,结集出书,其实也是占了大多数产品经理不写作的便宜。

不过,今年开始,在各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写作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加入创作者的行列。同时,很多传统媒体的创作者踊跃加盟新媒体,这也意味着写作市场上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个人内容生产者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换个角度,以前你不写作,你只是少占了一些便宜;未来你不写作,你可能是要吃亏了。

当然,打造个人影响力的方法不局限于写作。短视频、图文创作,或者从事一些小生意,都是积累个人社会竞争力的方法。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产出,决定了你在同行中的地位。

总之,你不需要太努力,你只需要比别人努力一点点,就是非常好的开始了。

判官:十五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社交和商业化产品领域,著有《产品觉醒》一书。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图书购买链接:

判官老司机









































白癜风能全愈吗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wlyxl/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