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上次会议,我们共同探讨了注解老子五千言的一些基本原则,会后我做了总结,形成了文案,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

一、以老解老

注解老子五千言,必须坚守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以老解老”。也就是说,必须用老子五千言注解老子五千言,这样才能注解出来“原汁原味的老子”。

这是因为:

老子五千言是先秦较早的经典,比老子五千言更早的经典不多,而且我们也常常是一知半解,不能正确引用。

老子五千言是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智慧之绝唱,老子五千言之后的经典不能拿来注解老子五千言,因为二者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儒家思想与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很多学者的血液与骨髓里面,其思想已经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道德思想的烙印。因此,历代学者注解老子五千言,很多人受孔子儒家思想与文化的影响,都避免不了在字里行间多多少少用孔子的言论注解老子的言论,用孔子的思想注解老子的思想。尤其是近现代的个别学者,几乎把老子五千言注解成了孔子的五千言,听他讲老子五千言,与听他讲孔子的《论语》几乎是一个味道。

因此,要注解出来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子”,在注解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把心中的其它思想与文化清空、归零;用老子五千言注解老子五千言,用老子思想注解老子思想,用老子智慧注解老子智慧;切忌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把老子的道德经注解成孔子的道德经。

二、实话实说

注解老子五千言,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对历代注解者及其注解的认识。我们注解五千言,是建立在前人注解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要汲取他们注解正确的地方,同时规避他们注解错误的地方。

老子五千言,如果以“逗号”为单位来计算句子,从帛书本老子到通行本老子,个句子被篡改了个,而且被篡改的多是核心句子。

何为核心句子?

那就是阐释“恒道”的句子,“恒道”是老子五千言的主题与灵魂。

因此,依据帛书本老子来看通行本老子,从篡改的“量”上来讲,通行本老子可以定性为“半真半假道德经”;从篡改的“质”上来讲,通行本老子几乎可以定性为“伪道德经”。

帛书本老子的出土,证明了自西汉大隐士河上公到民国清华大学校长严复,两千多年来,我们能看到的注解,皆是对被后人篡改得已经面目全非的“伪道德经”的注解。

基于这样的客观事实,我们实事求是地说,历代一些学者对“伪道德经”的注解,难免诸多言论皆是“伪注解”。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与教育日益繁荣昌盛,注解老子五千言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帛书本老子出土已经接近半个世纪,但今日仍是注解“伪道德经”的学者居多,注解帛书本老子的学者寥寥无几,似乎也还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因此,客观地说,一本错误百出的“伪道德经”,一些学者却把它视为圭臬,在这样的前提下注解老子五千言,事实上大家都是在削足适履,都是在自圆其说。

老子说,“博者不知”。

意思是说,善于博取众家之长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不会固执己见。

因此,我们在实话实说的前提下,内心深处还要理所当然地尊重历代注解老子五千言的每一位学者,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付出。他们注解“伪道德经”,比我们今天注解“真道德经”难度要大千万倍。因为圆谎比说真话不仅难度大,而且会让人内心很纠结,有很强的无力感。

我们要取众家之长,完善我们的注解。

三、朴实无华

我们注解老子五千言,只谈干干净净的老子道德文化,不涉及道家文化,不涉及道教文化。

老子五千言,字词很古朴,一是一,二是二,从不加任何修饰,朴实无华。我们注解老子五千言,也要语言朴素,一个萝卜一个坑,绝不允许华而不实。

老子用恒名语言阐释恒道,五千言皆是恒名语言,皆是形而上的哲学语言。我们的注解也要尽量用恒名语言,用形而上的哲学语言,不需要举例子,更不需要打比方。

老子是人不是神,说的是人话,不是神话。我们的注解,也要说人话,不要说神话,不要故弄玄虚。

老子不仅说人话,而且说实话。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实话实说,语言一定会十分简洁。因此,注解老子五千言,只要我们理解透了,注解的言语一定也是十分简洁的。

四、咬文嚼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言语的特点变化很大。

宏观上讲,先秦时期的文章,是标准的古文;唐诗、宋词与元曲属于半古文;明清小说属于半白话文;现代人说白话,所写文章为白话文。

古文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就是一个基本语义单位,就表达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语义。古文中几乎没有合成词,而现代白话文却相反,文章中连篇累牍多是合成词。

古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字用词十分严谨、精准,表达语义几乎丝毫不差。严谨地讲,古文中的每一个字词都不能用近义词替换;一旦替换,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现代白话文中大量的字词,几乎都可以用近义词替换,而语义变化却不大。

例如:古文中把洗手称之为“盥”,把洗脚称之为“洗”,把洗发称之为“沐”,把洗身体称之为“浴”。而现代文章皆用合成词“洗手”、“洗脚”、“洗头”、“洗身,可谓是“一洗了之”。

因此,古文语言十分简练,现代人阅读古文,每一个字单独拿出来都认识,但一读句子,就不知其所云了。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古文字学家与古文学家,其五千言可谓是先秦古文中的极品,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上的绝唱。因此,我们注解老子五千言,必须咬文嚼字,而且要咬得准,要嚼得烂。一定要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古文一样,一字一注,一句一解,绝不允许囫囵吞枣、模棱两可。

大家要记住这个要求。

五、突出重点

老子五千言,阐释了一个中心——“恒道”,两个基本点——“恒名”与“圣德”。

“恒道”,是老子五千言的核心与灵魂。

我们的注解,一定要突出这个重点,把这个主题注解清楚。

我们的注解,不仅要让大家明白何为道,还要能够引领大家悟道、明道,最终还能传道,正确指导学生闻道。

“恒名”是恒道的种种表现,是万物遵循恒道而行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与真理。

老子用恒名阐释恒道,五千言没说一个具体的人,没有讲一件具体的事,但却道尽了天下人,说尽了天下事。

恒道与恒名,二者皆超越时间,超越空间。

我们注解老子五千言,也要用恒名去注解,也要经得起时间与空间的考验,而不能像流行歌曲一样,流行一阵子就销声匿迹了。

“圣德”,圣人之德,遵道而行之德。

老子阐释恒道与恒名,目的是教育大家尊道贵德,拥有圣德。

一个人明恒道,遵恒名,藏于心为德性,显于行为德行。

我们注解老子五千言,不仅要注解好,更要践行好。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圣德作为注解老子五千言的最终目的。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两千多年来,对于老子五千言,注解者多,践行者少。

客观上讲,一个人通过诵读老子五千言来明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子五千言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一部集哲学、智慧学、心理学、教育学、脑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生命科学、养生科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经典。面对这样一本高度浓缩的百科全书,一个人仅仅有文学修养,而缺乏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是不可能读懂这五千言的。

我们常说“酸葡萄原理”。

一个没吃过葡萄的人,遇见了一个常吃葡萄的人。常吃葡萄的人用千言万语来描述葡萄酸酸的味道,结果是,这个没吃过葡萄的人总是一头雾水,始终闹不明白葡萄是怎样的酸味。

老子似乎就是那个“常吃葡萄的人”,而我们大众似乎就是那个“没吃过葡萄的人”,因此,依靠诵读老子五千言来悟道,似乎并不是最佳途径。

显然,明道的最佳途径与方法就是“亲口吃葡萄”,最好是“天天吃葡萄”。

因此,一个不知道老子是谁的人,一个不读老子五千言的人,只要“天天吃葡萄”,同样是可以悟道与明道的。

因此,我们的注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解“葡萄酸味”的层面上,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师生“亲口吃葡萄”。尤其是在一线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悟道的具体方法,要保障师生都能明道,“亲口吃到葡萄”。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做出成绩来。没有成绩,没有事实,一切都是空谈。

在道德经智慧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过去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以此来证明老子道德文化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张学新

年2月28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