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曾经有一个印刷工,他一生就正经的上过两年学,然而在他结婚生子后,因为做了一个巨大的人生计划,使自己的道德一步一步地达到完美的境界,最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人物排名第六的存在。

这个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独立战争领袖之一,《独立宣言》起草人和发起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作家、外交家、物理学家、商人、国家领导人等等。

富兰克林

他的人生计划是什么呢?

虽然,他没正经的上学,却很喜欢阅读,工作下班后,他会利用一切机会用来读书。这给他后期的发展以及制定的计划奠定了基础。

当他在工作中或者与人交往时,总是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于是,结婚生子后的他,下定决心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坏习惯,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品德达到完美的境界。

于是他列出了13个美德名目。

富兰克林的13个美德名目

然后要求自己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克服,当一个美德养成并成为习惯后,再进行下一项。

为此,他还认真做了一份表格以及时间作息表,然后每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这和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他做得更细、更绝,并且长期坚持下来,直到所有的品德和自己融为一体后,他便所向披靡,达到做任何事都毫无障碍的程度。

比如: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自学各国语言,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等,而且所学的每种语言都达到精通的境界。

在他快五十岁的时候,有闲暇时间不用忙于事业了,于是他开始研究物理,并且还发明了避雷针、双光眼镜、甚至还发明了泌尿导管等等。

老了老了,他也没闲着,开始写书,其中有两本书流传至今,成为名著经典。

至今,他的励志人生依然感染着无数的人。

写到这里,问题来了,他那么厉害也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人物,除了励志,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怎么才能走向成功呢?

答案就在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里。

书名叫《可塑的自己:自我成长的35堂必修课》。

书中指出: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塑性。

正如富兰克林,在人生的每个不同阶段都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约束,给自己设置美德要求,一步一步地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从而走向成功。

要知道,一开始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只不过,富兰克林之所以会懂得对自己进行自我塑造,是和他爱好读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我们如果前期没有很好阅读积累,从现在开始学习还来得及。

心理学家王浩威说:“只要拿起桨开始划,无论朝哪个方向,总会抵达一些目的地。”

这本书通过前期对各种问题的梳理后,在最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自己的使用工具。

这个工具就是给自己绘制一张心理地图,并建一个心理健身房。

如果一个人想学武术,师父会让他花两三年的时间练习基本功。

这些基本功可能很枯燥,比如第一年需要扎马步、砍柴、挑水。

东京的寿司之神培养弟子时,开始后的10年的时间都只是让弟子学习做米饭,学会把寿司米做成很好的饭团。

而我们的心理也需要不断的锻炼,不断的打磨,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打磨自信和信任感

很多人都会以为自信就是可以站在台上很有力量地说话,但做到这一点并不代表这个人就自信。

自信其实来自于真正完成的事情。

比如,我一天可以写~字,那我就对此充满自信,不会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每天只能完成字,也不会吹嘘自己每天可以写1万字。

因为长久以来每天都可以写~字,所以就会产生对此的自信。

肯定可以完成这一个计划,才叫自信,而不是自大、自卑或自我贬低。

所以,练习自信,要从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

比如,目标是实现每天进行10分钟自我关怀,也就是独处。

独处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打坐10分钟,可以写10分钟的日记。

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并且固定这一时间,慢慢地就会对自己可以坚持一件事情产生信任感。

如果能坚持一两个月的时间,信任感就会自然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为了培养自信而选择要坚持一件事情时,一定要想清楚这件事情的完整过程。

有的人刚开始急于建立自信,计划每天健身1小时,可是每天要健身1小时其实需要巨大的付出。

健身之前,可能需要2小时做准备,健身完毕还需要2小时慢慢缓解肌肉的疲劳,也就是说,如果每天要健身1小时,实际上需要投入5小时,这会影响整体生活,这就不属于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锻炼自尊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自尊也意味着一个人不会因为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而随便否定自己。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自尊的第一步,就是在做出本能反应之前,先停顿20秒。

在这20秒里,首先告诉自己:“我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体会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想法。

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在害怕什么,以及对方到底能不能提供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他做不到,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一般最有话语权的那个人可能都是说话最慢的、最少的。

这是一个有自尊、有力量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他并不是在刻意忍住不说话,而是一直在观察周围的人,也在思考自己的立场,他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培养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需要刻意锻炼的。

不过,培养分析能力比建立自尊、自信和信任感容易一点,可以试着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每天分析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比如,今天要向领导汇报工作,还要和孩子的班主任谈事情,回家后还要跟伴侣商量事情,这么多事情挤在一起会让人焦虑。

你就可以选择让你最焦虑的事情做思维导图。(可以直接打开百度输入“百度脑图”四个字,就可以直接开始做思维导图了,没有任何难度。)

用思维导图帮助你理清思路。

比如:你可以写出自己的要求,对方的要求,对方想要的结果,自己想要的结果等等。

心理健身房其实和生活中的健身房一样,也是需要花时间“健身”。

所以,在开始心理健身计划之前,也要考虑,愿意每天或一周花多少时间做这件事情。

我们一旦开始进行心理健身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此,书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三个自我调节的工具。

这三个工具是:呼吸调节、身体扫描、觉察日记。

调节呼吸

呼吸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非常直接的体现。而调节呼吸,可以直接影响心率,从而调节交感神经,进而影响个人的情绪和感受。

调节呼吸有几个方法:观呼吸、呼吸法、深蹲呼吸法。

这里我们就说说观呼吸。其它两个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翻开书本照着做。

观呼吸就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

在练习打坐的时候,心神总是很容易被分散,很容易坐着坐着就想起今天事情,担心明天的事情。

这时要做的练习就是慢慢地、很温柔地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上,感受呼吸时身体的感觉,肌肉的感觉,气流经过鼻孔、经过你的口腔、到达肺部时身体的感觉。

可以一边观呼吸,一边数呼吸的次数。很多人在观呼吸的过程中会走神,数次数可以让人意识到这一点。

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需要有一颗稻草,需要有一个救生圈的时候,永远在我们身边可以帮我们稳定心神的,就是呼吸。

2.身体扫描

身体扫描就是把注意力依次放在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觉察每个部位的感受。

做身体扫描时,可以坐在一个比较舒服的地方,刚开始时,可以躺在床上或者躺在沙发上练习,熟练了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了。

身体扫描可以让人真正地熟知自己的身体和感受,并使人逐渐把注意力从焦虑、抑郁等情绪带来的杂念中转移开,让思绪从过去或未来之中重新回到当下。

可以从脚开始,感觉你的脚趾头、你的脚板、脚背、脚踝、小腿、膝盖、大腿、臀部等等,我们可以把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扫描一遍。

完成一次身体扫描大概需要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

3.觉察日记。

察觉日记,虽然简单,但对很多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然它也是需要长期练习、长期养成的习惯。

人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表现出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的自我发展就是一个从平衡到失衡,再从失控到重新掌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阻碍,有的人的阻碍在情商方面,有的人的阻碍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的人的阻碍在学习能力方面等等。

如果你感觉在哪些些方面遇到了阻碍,感觉自己的人生、工作停滞不前,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会给你答案,并且帮助你重新塑造自己。

重塑自我尽管困难重重,好在我们已经开始行动。

有人说:人生的目标确定容易实现难,但是如果不行动,那连实现的可能也不会有。

深以为然!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

我是米兰,感谢你遇见我!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