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统计过,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其实,一直自诩爱阅读的我,真正沉下来好好阅读,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的。

之前,关于书,我的状态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死。

书拿起来就困,翻两页就丢,或者书买回来撕完塑料膜就束之高阁。

这是不是很多人的共同状态?

别着急,读完《快速阅读训练法》《如何阅读一本书》《超级快速阅读》这3本,我找到了彻底打败“读书难”的方法,现在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分享,希望对想读书却又犯难的人有用!

3本系列读书类实用书籍

一、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

多数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阅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

其中,外因:读书没有从根本上给我们带来效益,且读书比较浪费时间。

内因:我们内心对读书热爱的驱动力不够。

那么,如何轻松阅读,使之变成一件享受的事情呢?

最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固定阅读:

固定时间,比如你早上阅读效果好,那就固定早上一个时段阅读;如果晚上效果好,就固定晚上阅读。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

固定页码,比如你可以以50页或30页为一个单位进行阅读,并且,读完规定的页码,就算你还想继续读下去,也要停止。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我们的阅读任务细化。

这样一来,一天让你读完一本书可能很难,但你只需要读完30页书的时候,是不是就简单得多?

物理学上有个词叫匀速运动,其实阅读,也需要这样,而固定阅读,就是最好的办法。

二、阅读前,花5分钟浏览全书

阅读前,花5分钟浏览全书,这个观点,在《快速阅读训练法》《如何阅读一本书》《超级快速阅读》这3本书里,都同时提到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超级快速阅读》这本书里提到:

阅读一本新书就像从头开始完成一幅拼图,当你准备开始拼一幅有几千块小碎片的大拼图时,肯定不会随便捡起一块就动手拼,而是会先看清楚最终的完成图究竟是春天开满野花的草原,还是一艘航行在湛蓝大海里的帆船。

也就是说,你只有看清楚全景,才知道,大堆的拼图碎片里,哪些位置是最难的,哪些位置可以随便弄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你在动手拼图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能准确地找到拼图碎片里的4个角,从而根据完整的4条边,给整幅拼图搭建起一个框架。

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读一本书,先花5分钟时间来浏览一下全书,那么,我们就会明确书里的基本框架。

这样一来,阅读时,我们就能很快判断出,哪些地方要深度、精读,哪些地方可以粗读、浅读,哪些地方完全不用读。

按照这样的方法阅读,是不是轻松了许多?

老实讲,在阅读《快速阅读训练法》《如何阅读一本书》《超级快速阅读》这3本书以前,拿到一本书,我的做法,几乎是一拿到就一头猛扎进去读了。

比如我读《影响力》,因为不事先浏览,我拿起来就读,以致于读着读着,看了后面就忘记了前面,加上这本书是外文翻译书,里面提到的很多概念晦涩难读,我读得很是辛苦。

后来我看《如何阅读一本书》,采用《超级快速阅读》里提到的花5分钟快速浏览方法阅读,一眼就看见该书很多章节,其实《超级快速阅读》里已经提到,所以我看的时候,一目十行扫过去,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xianglia.com/yxlrw/13550.html